在現今的M型社會中,中階層的社會瓦解,而「馬太效應」正在全球化發酵。會造成這樣的「效應」,也突顯出弱勢被邊緣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態勢,「贏家」成了成功者的新名詞,而「大贏家」的財富幾乎可以壟斷一切。在「效應」中,窮人完全沒有機會翻身,因為在經濟競爭場所中,誰掌握的資源多,誰勝出的機會就越大。一開始,每一次的勝利以優勢創造更多的資源,再以這些資源擊敗下次的對手。「贏家」成為大家效法的對象,而大家也都想在這麼神秘的區域裡,探討並領悟「贏家的心法」。
從股票、期貨市場一路走來,大家的感受也許跟我一樣:每個人都想要得到成功操作者的地位。目前台灣市場已經脫離部份主力操縱的時代,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影響力的法人機構,這些法人機構裡面,不乏成功的操作高手,但是除了在機構圈內,否則他們是相當低調的,不會相當明顯的在一般檯面上活動,這是絕對的事實。
大家都在追求成功的秘訣,但是在這之前,需要逆向思考,了解自己失敗的原因,若只是追求成功並模仿其做法,不容易達成其成功地位。各位看了這本書之後會發現,我在這本書裡所提的,大多是交易投資人經常發生的狀況,最初原本只是勉勵自己的筆記,所以沒有刻意去提任何操作技術,或是指標的運用方法。因為那些技術指標對初學者來說,就是必備的條件之一,但卻不是先決的條件,主要的問題在於使用者的觀念與態度,這些觀念與態度,決定了操作者長期勝負的關鍵。
古人管仲說過:「必知富之事,然後能富。」,所有成功的操作者,除了必須擁有特定或自有資金以外,其相同的特質,都在於執著信念與原則,並在操作同一時間,客觀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術。經年累月的投資習慣,使他們純熟使用各項工具,在提高獲利之餘,相對也顧及該有的風險。
他們的哲學思考,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在股價波浪谷峰之間,如何控制情緒、貪婪,都是重要的關鍵。如果不能克制情緒與貪婪,操作的紀律便會喪失,這些原則與精神,都是我們要挑戰的。
某家期貨公司到目前為止,曾經舉辦過三次期貨與選擇權競賽,其參賽者都必須以實際金額參加,原因其一:是實際金額的操作,背負的是實際輸贏的壓力,獲得勝利出線的贏家,才是真正具備成功操作者的特質。不管是從側面了解,或與其對談,我發現技術方面每個人或許會有所不同,特質卻幾乎相似。
我在書中引述成功者的建議,嘗試分析出現階段操作者對投資的認知,而大多數操作者本身的認知,自古以來都是相同的。因為我們不能明確的預測未來,所以這種猜測未來的舉動,也將使思考分裂出多樣的變化。而我提出的觀念裡,用好的習慣去改變,就是一種培養及認識習慣的開始。
成功的操作者跟一般人一樣,都會面臨市場給予的考驗,而這些考驗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關鍵是當你面對考驗時,你所抱持的態度是什麼?你是否會對你的操作法則堅持?這些市場情境並不是能體會就能解決的,關鍵在於必須有所準備,並且徹底執行才能渡過。
多數人面對虧損與挫敗後,就會對市場產生不認同,對自己沒有信心;但是希望經由這本書,能提供你正面思考,或彌補不足的建議。或許你剛剛踏入投資市場,這本「心法」將提供你該有的特質與態度,讓你少走一段投資的冤枉路。
贏家操作,從「心」開始
賴聖唐
寶來曼氏期貨自營部副總經理
投入期貨選擇權交易轉眼已經七年了,拜媒體發達所賜,我看到一個又一個實戰贏家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吸引了無數懷抱理想的投資人陸續投入市場。希望與幻滅、獲利與虧損,潮來潮往,有人成功賺取豐厚的獲利,如今過著愜意的半退休生活;當然也有人灰頭土臉、帶著滿腔的遺憾退出市場。我想,唯一不變的是投資人前仆後繼,在期權市場尋找必勝程式的熱情吧!
或許是我國期權市場起步較晚,也或許是國情文化使然,市場上本土的期權相關著作,很少論及交易行為以及操作心法,反而充斥著對神奇指標的崇拜和迷信,殊不知真正的交易障礙來自內心,真正的市場敵人其實就是自己的情緒。很高興這時候定國能寫出這樣一本好書,剛好彌補了市面上交易心法相關書籍之不足,書中很多深刻的見解,著實印證定國已經千錘百鍊,深得贏家交易內涵之精髓。
在本書中,定國以他多年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市場體驗,觀察各式各樣的交易投資人,客觀了解散戶投資交易的心態,也將其失敗做逆向思考,轉換為成功的必要過程;他更希望投資人在交易過程中,把這本書當做對自己的檢驗表,時時刻刻記錄交易原則,反躬自省。平心而論,股票與期貨市場人才養成不易,優秀的操盤人更是稀少,多數人捨本逐末、捨近求遠的市場探索過程甚為可惜,因此,投資交易「唯心」是問,創造屬於自己的交易模組方能事半功倍。聖唐以幾年來累積的小小個人操盤心得,建議有志征服期海的投資人細細品味本書,體會贏家操作從「心」開始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