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當沖交易在國外金融市場十分盛行,交易量亦十分活絡,甚至有專門為不留倉的當沖交易者,提供可靈活槓桿的當沖額度與下單通路的當沖公司,讓有經驗的交易者方便地加入「造市者」的行列,而成為一種專業的工作。若投資人有老練的技巧,更能創造高收入的報酬!然而在國內看待投資較保守的環境風氣下,將之視為「投機客」、「當沖客」,以「客」來稱呼當沖交易者,已先入為主地將其看成不能長久為之的行為,殊不知造市者積極參與,才是金融經濟正面的動力泉源,當沖操作不應被視為邪魔歪道。
個股在開盤第一個小時,也就是所謂「黃金交易時段」裡,量大人氣股或焦點新聞股的走勢不過就是那七八種的變化與走法(過了頭一小時或越到後面,常態量減少,會增加走勢判斷的難度),初學者可以視其為求學階段中某個學期必修學分的那種難度,想想看自己修過那麼多一點也用不到的課,這個學分是實際得多。每個交易日花兩小時研究檢討,至少花一小時看盤(特別針對九點到十點),只要勤於模擬與記錄,四、五個月後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進場的情狀,與獲利操作規則。心態若能平和,看盤記錄也不一定要下單,所以並不傷本,一禮拜花不了太多的時間。輸家會成為輸家,多半是還沒靜下心來觀察研究個夠就進場,那當然會蝕本了。
資本主義國家對勞力輸出國的掠奪起源於工業革命,想想看國內扶持金援的產業,曾引以為傲的許多知名公司業績,是不是都讓我國勞力成為輸出品(只不過高收入的工程師可用「高級勞工」稱呼)?另外,兩岸的和平進展,台灣地位反而被邊緣化,再不強盛人民正確金融觀念,發展國家走向金融大國之路,只會離民富國強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