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商品都只是一種線圖,那我們就不必偏愛某些商品!
既然如此,國外商品與國內商品化為圖型也只是一種線圖!
美股蘋果、台股台積電與鴻海,道瓊指數、上證指數與台灣加權指數也不過還是一種線圖!
交易就像進入一場牌局,我會希望這個牌局對於我來說是相對公平的,環境相對是好的!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我個人會希望:
1.商品越單純越好(EX:如果台積電與鴻海你認為都是蘋果供應鏈,那我就做美股蘋果就好)
2.商品越多人參與越好(對手越多越不容易被控制,牌技不好的也就更多)
3.如果槓桿可以選擇,我會希望越大越好(資控練好,槓桿很好用)
4.商品波動程度越大越好(一灘死水的商品沒辦法獲利,不過加了槓桿可以活絡^^)
5.如果以選擇權的角度操作商品,我希望我自己可以設定當莊家的條件(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區間、可以決定結算的日期、可以玩自己想要的策略),當然我想當閒家(選擇權做買方以小搏大的快感(享受槓桿))也可以!
當然還有很多,在這邊就不一一舉例,但有鑑於上述,我可以分享個人淺見
不斷的換標的獲利並不會顯得比做一個商品獲利高尚
覺得自己懂越多看越多了解越多就能在金融市場獲利可能也是誤解
(以上不代表全部懂很多看很多了解很多然後在市場賺錢的少數人)(只是如果我可以選擇,我不想這麼累,因為我曾經這麼累^^)
很多人怕槓桿,覺得股票比期貨選擇權安全(我只能說,沒固定操作邏輯,做什麼都賺不錢)
國外的交易環境比台灣的交易環境對於投資人來說良善多了,這沒辦法,我們生在這個環境,就是被制式的規則給制約了,畢竟,我們也無法選擇父母不是嗎?所以,只能看運氣有沒有機會接觸到了~~
交易,簡單就好,開心就好,能賺錢就好^^
順帶一提,週報說過歐元長空未變,但月藍格、週綠格1.11832相近,多空對決中!所以就有波動,
有波動才有樂趣^^什麼時候該當莊家,什麼時候該當閒家,it's up to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