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縮表跟投資有關係嗎
昨天提到美債,今天FED會議結果又要出爐了!而美債和美元是有所牽動的,今天來關注一下美元指數吧~
今日焦點:美元指數
先來看看一般的降息和擴表~~~
這個故事就要拉回2008年的次級房貸了,當時的次級房貸危機變成全球金融海嘯,各國央行一直降息,降到接近零利率而無法在促進經濟成長,這時很多國家的央行就會採取量化寬鬆→大規模資產的購買計畫了,像是央行買回自己發行的政府公債啊等等……讓企業成本降低,也進而讓投資人買股票和公司債券!!!
小百科
量化寬鬆的用途
剛剛有提到,量化寬鬆就是政府買回公債,所以這時候就有很多錢流入市場中,同一張100塊變沒那麼值錢,讓企業的成本降低。
P.S.
但過度寬鬆的資金與低利率,讓房價和股價大大飆高→造成資產泡沫化
銀行端方面,低利率降低了銀行的收益,而且變相鼓勵銀行用高風險投資來換高收益。如果過度寬鬆持續下去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就是FED縮表的時機啦~
FED縮表其實就是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那他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如果升息搭配縮表,長期的話會把錢拿去買公債,市場上的投資金額會減少,美國股市和房價走勢會下降,不利於經濟成長
縮表行動與近期股市及公司債重挫多少有所關聯,但負效應可能比不上投資人對貿易戰、利率上升及成長減緩的憂慮。
量化寬鬆V.S縮表
量化寬鬆使銀行業流動性增加,對投資人來說成本比較低,使銀行更能提供短期貸款。
縮表後情況相反,使銀行可用的短期資金減少,短期資金市場也出現籌資壓力。
聯邦預算赤字不斷擴大,會讓資金緊縮效應更明顯。預估2019年Fed持有的公債中,約有2,710億美元將到期,到時候財政部必須借新還舊,還要另外再發行8,560億美元公債。就算Fed明年降低縮表規模,卻控制不了新增的公債發行額。
資料來源:臉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