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選股考量方向
2006/04/16聚財網網友小明問:
如果以投資來說,最完美的就是在比爾蓋茲剛出道時就去認股並持有到今天,有幾千倍的報酬率。呂宗耀好像就想這樣子,他很認真但命中率普通,而且非專業投資人專業知識恐怕不足。
第二是如彼德林區所言,從生活中找,取得先機,如糖價漲,就可以關注賣果糖的企業。但是想像力這件事有點和天生資質有關,所以想的到的人不多。
第三,我是從官大煊書中看來的,那就是相信優秀的頭腦,郭台銘、王永慶的人投資的公司會比陳由豪投資的公司好。事實上我聽明牌買過高價的鴻海,套牢幾年後賣出反而有利潤。
第四,就是你和楓大用的,投資熟悉的產業?不過,我是金融業,我研究過一陣子,他不如化工、電子有那麼明顯的循環性。
Q1:如果真要從市場中去找標的,你覺得上述三種方法如何?我考量本身的因素,以第三種為優先可行嗎?
Q2:如果要用第四種方法,也是考量現實因素,只有化工業比較可行,想聽聽頑童兄的意見?
老頑童答客問:
想了一個晚上,終於想到怎麼回答,可是,這種答覆很鄉愿-----很可能會被推出去踹兩腳。
Q1:如果真要從市場中去找標的,你覺得上述三種方法如何?我考量本身的因素,以第三種為優先可行嗎?
事實上,以上四種選股標準都蘊藏利基,也就是說都有錢賺,所以要考慮的就是,你擅長哪一種?如果我說,我是綜合型的......會不會被踹得很慘。
實務上,我是先找到自己熟悉(或者較能掌握)的產業後(剛好都具循環性),然後開始篩選同產業各家公司,此時,公司財務ˋ經營者口碑是我考量重點----寧可找龍頭ˋ穩定ˋ成熟一點的。經過篩選找到適合的對象後,開始把公司過往所有風流韻事ˋ八卦全找出來,包括線圖ˋ外資偏愛程度ˋ融資券......。最後是,在設好合理投資價位與賣出價位後,開始等待.....
等待的時間睡大覺?當然不是.....平時除了瀏覽公司最新訊息,我會想辦法吸收該產業的基本知識,只要有機會,我會請教業內人士,從上游到下游,一個也不放過;沒機會認識,那就到卷商找營業員要歷史研究報告回來學習.......很累ㄏㄡ,所以,我敢碰觸與投資的產業與公司很少。
第一種,像是買樂透,雖然機率比樂透高。其實,如果能固守某一產業,而且沒有很倒楣地選到衰退的產業,久久碰上一次倍數的獲利也是有可能的-----當然這是意外之財。
第二種是與天生資質有關,但更與後天努力有關,有時觀察一個產業久了,嗅覺真的會變靈敏。至於第三種與第四種.....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那是一定要的啦。
請踹輕一點.......
註:以上是選大老婆時專用。至於情婦或一夜情人,就沒這麼嚴格了.....
Q 2:如果要用第4種方法,也是考量現實因素,只有化工業比較可行,想聽聽頑童兄的意見?
台灣的化工業細分很多種,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種?看了一下,除EG及一兩檔資產股外,其他的化工業景氣波動不大,以我的選股標準而言,應該不會娶進門。這是我個人的偏好,玩股玩到最後,要叫我這種老狗變新花樣,還真的變不出來。就像最近一年多就只玩那檔XX證券.....一直沒變過,或許這種操作就像你所言.......基本上不用頭腦也不花時間。(實際上,頭腦與時間是用在盤外;而盤內就只是當下單的機器人而已。)
後記:原來網友小明所謂的化工包括了塑化,所以在下一封回覆函裡,我是這麼說的:原來你所謂的化工(化學)包括了塑化。塑化是最具景氣循環的產業,從最上游的原油,中游SMˋCPLˋ乙烯..........很多人偏愛操作這類股票,如果有興趣,確實可找到可以長期循環操作的股票。
■我喜歡固定的模式選股
因為固定的模式選股會造就固定的賺錢模式。當然,選股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買賣策略與耐心也是必須配合的條件。
我發現,事實上郭大俠的投資也屬價值投資的其中一種,只是因為選擇的公司「不那麼績優」、又比較活潑,因此引來一些「精采」的討論。^^
最近看了一本書----價值投資法,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價值投資有那麼多面像,而我的方式是其中一種;事實上我也只懂那一種,不過,如果真的搞得懂,一種應該就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