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etfresearchcenter.com/
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之後,Arthur終於完成了他的商品巡禮,從原本只會看著新聞與網路媒體隨意下注,到後來已經對這市場有了多一層的認知,不過雖然有了基本材料,但距離建構出完整的投資組合還有點距離,對Arthur來說也有難度,因此在他做完統整後,便約了謝P老地方相見,讓上次未完的會面延續下去,同時也作為一個審視自己成果的機會。
Arthur:喂~我已經到囉,怎麼沒看到你呀?蛤?在哪?我找一下,哦哦哦看到你啦。
謝P:你也提早太多了吧,催的我很趕呀。
Arthur:哀呀~你也知道等待總是讓我坐立難安,而且商品的數量不少,當然抓多一點時間比較保險呀。
謝P:哦,聽你這樣說我也蠻有興趣的,你這段時間究竟做了甚麼呢?
Arthur:可以說是尋找神奇商品的旅程!!雖然沒有找到完美的東西,但從務實一點的角度來看,也確實有一些標的還不錯,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漲跌互補商品真的存在。
謝P: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你從當初只想暴賺到現在這樣,心態的轉變可見一斑,那就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吧。
(上圖:各商品間走勢關聯:圖片來源: Arthur)
Arthur:OK,從上次見面後,我感覺到我接觸的商品實在太少,回去網路一搜真的大開眼界,標的數量不說,光是類別就好幾種。
謝P:從你的表來看真的不少耶,有什麼篩選或歸類依據嗎?
Arthur:恩,我發現大概可以分成幾類,除了股票市場,其他還有全球地區型指數、債券商品、房地產標的、以及我歸類在其他類別的黃金與VIX,當然光是一個股票市場就好多類股,這也是我之前沒想到的。
謝P:所以說這個表就是紀錄各種商品之間的走勢關聯變化關聯囉?
Arthur:對的,我發現雖然商品類別有很多,但只要是與景氣同進退的,基本上走勢方向都差不多,以股市來說,各類股之間雖然漲跌消長,但總歸都是走在同條路上。更大的範圍來說,連世界指數、新興市場指數這些超脫單一國界的,也跟美股同進退,但是齁真的不是我要說,雖然這商品看起來很威很國際化,但績效表現卻那麼掉漆,然後廣告又那麼大,真的是OX&^%##@...。
(幾十分鐘後)
謝P:哇看來你對這些商品怨念不淺,不過至少你也明白,全球景氣是彼此牽繫在一起的,縱有起伏,還是不脫一起漲潮退潮,算是長長知識。
Arthur: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然後房地產也是跟股市走在一起,這我以前也不知道,用經濟景氣起伏來想就容易明白,另外像是VIX與黃金這些很常聽見的避險商品,表現是超過名聲了,反而是一般人不會接觸到的債券曖曖內含光。
謝P:自己動手做一遍,體悟深刻不少吧,如果以一段話做個商品走勢變化總結,你會怎麼說呢?
Arthur:恩簡單~~漲跌互補,一刀劃,債、非債!
謝P:短短一句話,還真是入木三分,從你的表格看來也是如此,不過兩陣營的商品都不少,如果單以相反走勢要建構投資組合的話,可能要忙上一陣子哦。
Arthur:這我也有想過,所以當初在檢視各商品時,就做好的一些初步歸類,等我一下哦…
(上圖:商品報酬/波動象限:圖片來源: Arthur)
Arthur:就是這個,我依照每個商品的波動與報酬,把他們跟美股大盤SPY相比,報酬高的就是+、低的就是-,波動也是一樣,波動高記+號、低記-號,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各種商品的定位啦。
謝P:原來還有這招,那一二三四代表什麼?又哪些好,哪些該避開呢?
Arthur:你別裝菜,最好看不懂啦,就以報酬與波動分成四象限,第一象限表示高報酬與高波動,是迅猛的進攻部隊;第二象限是低報酬高波動,俗稱有雞屎沒雞卵;第三象限專精防守,報酬不高波動也低,我想是中和投資組合用的;第四象限我最愛,高報酬低波動,是最棒的商品,差不多是這樣,明明簡單易懂齁。
謝P:哈哈哈,我就是想聽看看你怎麼說呀,看到這象限,我就想起以前有人因為把象限寫成象現被扣分而跳腳,考數學錯中文哈哈哈。
Arthur:…你不說我都忘了,而且我很肯定是被陰了,現象、象現,哪一個現象、哪一個象現,這樣不是比較合邏輯嗎?而且現在這樣歸類,也算是活用當初所學吧。
謝P:也算是啦,那既然都定位清楚了,你就全部都放最好的不就得了?
Arthur:我也有這樣想過,但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並沒有所謂最好的商品,有些商品抱起來穩,報酬難免差一點;而那些衝來衝去的標的,持有的過程心跳大概會跟波動度一樣激烈吧,這也是癥結所在。
謝P:所以說,到最後還是要依照你的個性去做挑選,先想好自己想要的是刺激的高報酬,還是平穩的收益,然後再去篩選符合的商品。
(上圖:各商品間走勢關聯:圖片來源: Arthur)
Arthur:這是所有商品的總和,把時段分成金融風暴、隨後的復甦期,再到2015年後大牛市,紀錄了各商品在不同時期的報酬與波動、象現的落點變化,還有與SPY的連動關係。
謝P:看來是通史呢,雖然記載了各種商品幾個時段的表現變化,但你的主要目標不是找出符合自身目標、表現相對優的商品嗎?或許可以換個比較方式。不然的話,你看,雖然每段時期都有表現好的商品,但要怎麼進一步去比較呢?我想你分成的每個象限之中,商品間彼此還是有所差異吧。
Arthur:我也有這種感覺耶,像是XLV、XLP或XLU這些比較穩健的類股,雖然表現都不錯常居第四象限,但波動與報酬仍有消長;此外,債券類商品好像也有這種現象,IEF與LQD就是,看來除了歷年的資料統整,我還需要一部斷代史了。
謝P:是吧,試著把不同期間切開來看,或許可以發現一些不同的東西,最後再組回去的時候,或許又是另一番風景了。
Arthur:OK我大概知道該怎麼做了,拆拆組組,這我在行,等等哦,我想到一些東西,順便加進去。
就這樣,在與謝P第二次討論中,Arthur又有了其他想法,並當場執行改造計畫,最後結果究竟會如何呢?
(本文章僅供訊息交流分享,不保證資料內容的正確性,同時不對資料運用產生的風險負擔責任,讀者須有自行判斷以及判讀資料的能力。
圖片取自: etfre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