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 分點大家都會看 尤其法人一直賣 某一分點卻大買
很容易被追蹤者追出來(不要以為只有你發現)
某一分點大買絕對不可當作將來會大漲的依據
因為這是外行的買法
類似他得知內線 所以大買
但我們都知道 內線發酵時點無法算(甚至有些將來也不一定會動)
大戶能凹我們不能凹
真的馬上要炒的 一定是炒手 專業炒手一定分散買點
不會特定在一點大買讓你看到
所以一般追籌碼者直覺覺得
"他這個點敢買那麼那麼多 一定有事"
這樣的想法 十分粗淺
現在軟體很強(強在資料整合) 但也很弱(為線性思考設計)
全是第一直覺設計
會設計找出 某些點大買的股票 無法找到齊買的
要知道要炒上去是靠專業炒手 不是傻傻買的大戶
而這些買的大戶 在日後如果股價上漲時 被解讀為鎖碼單
也就是為何總是在上漲後 鎖碼單才被人發現
因為當下沒漲 無法正面解讀
我想到我以前的本科 統計 也是有這樣的問題
統計軟體已經功能強到 光學會各種方法就要修幾十個學分
但怎麼強 還是無法準確預測世界
不要太期待工具與量化 這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感想
如不去跳脫假性真相 回到本位思考 永遠會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