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交易者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麼,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接下來就會容易避開大賠的狀況...
交易者要先徹底捨棄「僥倖」的心態之後,才有辦法真正朝向正確的交易之路。
避免虧損的部位繼續賠錢的最好做法就是,「確保手中不要持有虧損的部位(零虧損)」,當斷則斷,不要讓虧損有繼續擴大的風險存在。因為手中若持有虧損的部位,十之八九都會連帶影響後續的判斷與操作,例如若是當日做空但是放到收盤已經是確認賠錢卻沒停損出場,隔日若再往上開高,就容易又會不死心繼續拉高做空;但是若原先手中沒有這筆虧損部位的話,還比較有可能去採取過高追多的基本順勢操作策略。
做錯停損不只是執行風險控管,更重要的是部位歸零之後,可以讓交易者更能看清楚現況、恢復冷靜與客觀。交易者到最後的境界,都務求要產生「交易的正確覺知」,例如清楚知道自己操作的策略以及部位,與當下發展的趨向是否相輔,盡可能去避免做的是逆勢操作。
只不過每個交易者的操作時間週期不同,當沖與波段的操作策略也不相同,有時候兩者之間的拿捏就需要分得清楚,短線有短線的做法、長線有長線的做法;例如筆者的每日盤前文章幾乎都是隔日短線操作策略的做法,也有可能是在波段偏多走勢之下,提出短線當沖選定作空的策略,因為有遇到短線偏空盤面現象較多的話,自然就會提出短線做空為主的策略。畢竟走勢不會天天漲不停,多方走勢也是回有回檔,就像波浪一樣有進有退。
「交易的正確覺知」同樣也是從輸家變贏家的關鍵點,因為有正確的覺知就會產生該有的正確動作,例如當日盤前操作策略看多,理當要有壓回再過高的多方趨向出現,但是若當日實際盤勢沒有出現這樣的多方走勢現象時就算是有警訊,若再搭配幾項盤中技術分析的判斷技巧也確認盤勢已轉空走跌的話,自然「覺知」會協助交易者做出該有的調整。
而「交易覺知」的產生,筆者認為需要先建立有很明確的盤面多空定位原則,能夠確認怎樣做是符合多方操作、怎樣做是符合空方操作,再加上多幾次自己不守這些多空原則的胡亂操作而產生的慘痛虧損經驗(因為夠痛就會讓自己狠狠記住不易再犯!),自然就會慢慢調整到不容易輸的體質。
盤勢看錯也並不一定會導致大賠,操作若會大賠的話,往往都是部位的處理不當所致、沒有當斷則斷或是加大正在虧損的交易部位、變成逆勢操作。看錯只要能夠認錯停損、即時調整回來的話,小賠是可以接受的,會導致大賠反而都是交易者跟市場趨勢硬拗不服氣所致。
當交易者能夠確實降低大賠狀況的發生頻率之後,就有機會可以擺脫輸家圈而進入贏家圈,接下來的進程目標才是一般交易者想要的:朝向掌握大賺的機會來發展;順序切忌不可弄錯,交易者要先確保自己已經調整到不容易大賠的狀況之後,才能藉由不斷的小賺小賠經驗去試圖掌握大賺的交易機會…。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