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似乎產生許多非經濟理論可遵循的模式,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當美元走強時原物料被壓抑,可是美元走緩,原物料卻仍喋喋不休,避險黃金與債券似乎就會有較好的表現,首先美元趨緩主要與近期許多國家公佈的數據(經濟成長結構)有關,但是最終還是需參考人民幣、歐元與日幣,黃金上漲主因避險擴大,當美國升息確定,美元有可能會在強勢一陣子,但是隨著市場反應趨緩,會逐漸走緩,這反倒對黃金是利多,若接著美國公佈數據不如預期,相對黃金強彈機率就會提升,但其他原物料呢?明年全球會有極大的反聖嬰現象,以農作物為主的原物料是否會有所謂「供需」問題就是關注重點,只能說近期所有數據在在顯示怪怪的,所以歸類為「人為因素」,但是人為因素主導有限,畢竟市場終究還是會回到基本面,就像目前農作物般,如果供應低於需求,就算價格不振,不代表未來不會翻升,這就是人為與市場的關係,假設有一天,魚市場一尾50元的吳郭魚絕跡,那將來就需用比龍蝦更貴的價格來買進了∼∼∼
這裡也有一個相當奇特的事件,原油與股市是相制衡的,可是現在卻同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