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神鵰大俠 於 2013/07/29 11:32:56 編輯
動物狂犬病 恐飆高峰 人若發病「100%死亡」
2013年07月28日
雲林縣林內鄉昨有民眾發現果子狸屍體,鄉公所派員送驗是否有狂犬病。寶智華攝
疫情風暴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狂犬病疫情來勢洶洶!農委會昨表示自本月16日確認有3隻鼬獾染病後,至昨再驗出3隻鼬獾染病,另有1隻咬人的錢鼠驗出類狂犬病毒。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指,近期不斷有動物染病案例出現,不排除狂犬病已進入傳播高峰期。醫師提醒,無論咬人的錢鼠是否染典型狂犬病毒,一旦咬人且人發病,被咬者幾乎難逃死劫,台灣將進入防疫的「長期抗戰」,政府應大量採購疫苗供民眾接種。
--------------------------------------------------------------------------------
--------------------------------------------------------------------------------
農委會再確診狂犬病鼬獾病例,至昨已累積6例;台東咬人錢鼠則驗出帶有類狂犬病毒。梁建裕攝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全球每年約5萬5000人死於狂犬病,中國約2000人、印度2萬人;國內在本月16日證實有3隻鼬獾染病後,至昨陸續再驗出有3隻鼬獾染病與1隻類狂犬病毒的錢鼠,疫情一觸即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張峰義指人遭染狂犬病動物咬傷後,若不打疫苗,約3成會發病,一旦發病,幾近百分之百死亡。
--------------------------------------------------------------------------------
--------------------------------------------------------------------------------
北市環保局昨啟動投藥捕鼠防疫作業,在台北車站放捕鼠籠捕鼠。黃世宏攝
今再宣布鼬獾病例
農委會指,上周四一隻錢鼠在於台東市區咬一名婦人,送驗確認染麗沙病毒,但是否染典型的狂犬病毒,檢驗結果後天才能出爐,但因從未有錢鼠染狂犬病前例,一旦證實恐是全球首例。而國內錢鼠估計有近千萬隻。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狂犬病毒是麗沙病毒下的型別,而麗沙病毒至少已發現第一型至第七型共七個型別,其中第一型是常見會感染人的狂犬病毒。農委會指該錢鼠是否染第一型後天才能確認,今天會再開檢驗報告記者會,將再宣布新增染病鼬獾案例。
黃立民指,只要是染第一型至第七型麗沙病毒的動物,一旦咬人,人若發病的致死率都是近百分百,且現國內鼬獾、錢鼠相繼傳出中鏢,農委會卻連染狂犬病的野生動物物種、數量、範圍都搞不清楚,他直覺台灣會很慘,因將進入防疫的長期抗戰,政府應快買疫苗供民眾接種。
--------------------------------------------------------------------------------
打疫苗9成不發病
黃立民指,民眾若遭動物咬傷,應快用肥皂與水沖洗傷口,及用優碘或藥用酒精消毒,盡快就醫,由醫師評估接種狂犬病疫苗,與加強疫苗抗體效果的免疫球蛋白,若在28天內接種5劑疫苗,逾9成不會發病。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說,鼬獾活躍在山區,錢鼠在市區隨處可見,顯示狂犬病疫情很嚴峻,「病毒應已存在好多年」,政府除應持續野生動物監測外,打疫苗是人類最好的防疫辦法。
疫苗難供全民施打
黃立民指,歐洲多國曾在30、40年前發生狐狸咬人,致人類感染狂犬病的疫情,當時是靠大量撲殺狐狸、在野外對動物投藥與替人接種疫苗等方式,花好幾年才控制下來,但錢鼠分布更廣泛,「要防疫很困難」。
張峰義指,政府已在積極進行疫苗採買,但疫苗有限,不可能供全民施打。黃立民說,若政府沒法購買,勸民眾應少登山,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另對處處可見的錢鼠,有民眾擔心錢鼠若咬了食物留下唾液,恐間接傳染人。
對此,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人類接觸食物的口腔、食道若有傷口,就可能因吃下狂犬病動物咬過的食物而感染。施也批農委會隱匿疫情,沒第一時間告知大眾。農委會防檢局昨回應因錢鼠案例特殊,需再確認,非隱匿疫情。
擬買打狗棒護郵差
民眾黃玉玲說:「連鼠類都可能染狂犬病,實在太可怕,最近會離動物遠一點!」有養狗的民眾王耀銘表示,已帶愛犬去施打狂犬病疫苗,最近不敢再帶牠出門、以防感染。而中華郵政更指郵差員工每年約有30、40起被咬案例,已告知郵局,必要時可為郵差採購打狗棒。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視察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並指示提高防疫層級,即起由副院長毛治國督導狂犬病跨部會工作小組,防疫從農委會、衛福部提高至行政院層級。
--------------------------------------------------------------------------------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小檔案
◎疾病種類:屬第一類法定傳染病。法定傳染病分第一類至第五類,第一類是疾病嚴重度、傳染性最高者
◎致病原: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是麗沙病毒下的病毒型別,麗沙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現至少已發現第一型至第七型,典型會侵犯人類的是第一型病毒,但第二至第七型病毒也可能經由染病動物抓咬,感染人類
◎潛伏期:1至3個月。僅有極少數在7天內或7年後發病的特殊病例
◎症狀:
.人類症狀:發冷、發熱、厭食、嘔吐、焦慮、頭痛等,數天後會變得暴躁、易怒,出現呼吸與吞嚥困難、恐水症狀(想喝水,卻因容易被嗆到,害怕喝水),之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動物症狀:行為改變、停止吃喝、喜歡獨處、頻尿、不安、畏光、神經質具攻擊性、無目的亂叫及咬東西、全身痙攣與走路不穩、流口水及害怕喝水,最後會全身麻痺及昏迷
◎治療:無有效治療藥物,僅能採取高劑量麻醉、鎮靜藥物等支持性療法
◎致死率:無論人或動物,感染、發病後死亡率幾近100%
◎諮詢:
有關人的疫苗接種防疫
.可致電1922防疫專線
有關動物防疫
.可洽各地防疫機關或0800-039-131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農委會防檢局、黃立民醫師
我查的好像是說,被咬到如果沒有醫治的話有40%會發病
發病就100%會死掉,但是不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