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發文
提到關於股市的不可預測性,以及技術分析,統計學,基本分析等招式的盲點
由於劣者只是市場上一無名的輸家,故想以後發文,皆不設價,以免貽笑大方(上一篇已沒限制)
眾家高手,將劣者之文以胡言亂語觀之即可,望請海涵
此次,就先從股市的原理說起:
"股票市場之運作,其實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無數事件所造成,
不論是你已知的事件,或是只有少數人知道的事件,
所有事件,影響了"人"(法人,公司派,散戶所有人類皆是)的判斷,
彼此進而有不同的買進或賣出決定,不同的買賣力道,造成了價格與量的往上或往下波動"
百年來,古今中外市場之運作,概是由以上四句話而起,
無限的事件(天災,人禍,公司經營盈餘,氣氛..),造成人們不同的判斷,進而有不同的買賣決定,是"因"
買賣力道的不均衡,造成價格的上揚或下跌,量的變多或變少,這才是"果"
而技術分析,基本分析,預測法,統計學這4種招式
其盲點,在於由"果",去推測未來",
例如:
技術分析,從"已經發生",過去的線圖,K線組合,去推測未來的走勢
基本分析,由過去的盈餘,去推測企業未來的成長性
統計學,由過去發生走勢的機率與出現次數,去推測未來發生可能的走勢
預測法則是由數據,個人主觀意識,各種已發生因子,去判斷未來多空
但一開始提過,事件本身為"無限",
大至天災(地震,海嘯,乾旱,疾病),中至景氣循環,時代科技變遷,小至市場氣氛,政治經濟措施
其變數之多,正如蝴蝶效應,時間洪流的推演變數因子,是無法,也無從有預測準則的
所以預測商品與價格走勢,等同預測所有世上事件的變數因子,人力能及乎??
總的來說,
股價或商品價格,每一次的"下次",都與"上一次"無關,因為變數之多,會將其重複發生的機率"吞噬"
而人們會認為歷史總會重覆,但那其實只是忽略了有"更多的"不一樣而已
圖形線形看起來哪裡有撐,哪裡有壓,似乎如此,但時間拉長,會發現其實只是隨機而已
驗證方式相當容易,用電腦RUN一下,或是自己手動操作皆可
將你認為"可靠"的準則,不論是K線或均線,站上就買進,跌破就賣出,看看長期下來能否有獲利便知
其實紐約證交所以前早已用過此方式驗證,
當年將548支股票,將所有目前已知的技術分析圖形,均線,32種典型形態輸入電腦,時間用5年計算
符合空頭形態圖形就賣出,典型多頭形態就買進,結果報酬其實與隨機操作相同,有些甚至不如
保守一點說,技術分析不是不能用,而是若為此花大錢上課程,買秘笈,加入會員,似乎就沉淪苦海了
若有人能傳授你此招,而此招"長期獲利"能大於"隨機漫步挑選者",
以現今資訊流通之快速,他應該已被聘請,領8,9位數年薪,在世界性金融集團操盤,
正鑿戰芝加哥,新加坡,紐約等地,與世界眾家高手論劍一較長短才是
應沒機會出現在你面前,賣你幾百元的文,或幾萬元,幾10萬的課程.....
劣者日後有機會,再對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統計機率,預測法等招式,提出一點點淺見
劣者先從文中最上方所說的原理,衍生出的第一式,也是人們覺得最有效的招式說起---內線法
上一篇文,劣者提到主力連調動資金的對象都敢耍的故事,最後"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已經約略點出,其實內線並非許多人想的那樣,
許多主力皆已達到"無招",甚至"一招化萬式",散戶想要與虎謀皮,非常人可及
以下劣者的經歷,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只是巧合-------
其實劣者平日收盤,若沒事,有時下午都會與密友在東區吃午餐,喝咖啡
因為中午看盤通常都沒吃,所以午餐都是在3-4點稍事放鬆後才用
劣者密友多半是女性,他們也都是有在看盤作股票(期貨較少),稱不上專職就是
其中,有某日用品大廠的股東之"前妻",亦有某IC設計公司股東的"紅粉知己"
也有某知名地產開發商的"女友"等等.....
上次提到被主力甩轎的密友"A女"---劣者最常與他碰面閒扯
(其實我們多半聊今天又被市場修理,雙八,等的糗事)
A女當然也是有"乾爹",
她的"乾爹"為國內相當知名的人士,就稱他A董吧
A董由於其事業職位之關係,所以與許多創投,公司大股東有往來,
他與A女兩人已"熟識"數10年,且常一起去某市場業內經營的餐廳吃飯,
該餐廳由於政商常出入,故市場消息之多自不在話下,也才會發生上次劣者提及的甩轎事件
而A董出一點資金讓A女作作股票操盤,其實也沒有希望她大賺什麼,
純粹只是讓她有個事情當工作作,不要再一直購物而已(家裡快裝不下了)
時間拉回至4年多前,A女某次邊吃飯,邊告訴劣者,A董與某公司的控制股東,交情很好
不知何故,他買進了很多該公司股票
說完還邊抱怨,A董沒有每個月多"贊助"她一點,反而跑去買那麼多"阿里不達"的股票,云云......
劣者與密友A女,當然出自於本能,也約略研究了一下該股
在當時加權7.8千點時,他竟然還只是一支10多元的低價股??
按照"強弱比較法",該股比大盤弱勢許多,此其一敗也
按照"線形法",在大盤7,8千點之際,他竟然破所有均線??此其二敗也
按照基本面法則,該股財報虧損連連,乏善可陳(不然怎會是低價股??)此其三敗也
A董買了許多,部位甚至超越了一些內部人,
同時間,A董又因為交情關係,買了一堆與NB有關的某檔中型電子股
A女直說他一定是被鬼牽去了,劣者當時也這麼覺得
其後,金融海嘯發生,
該股自然讓人體會到原來"地獄有18層"的深意
從水煎包股,跌成了雞蛋水餃股,上面的線大概有數百條壓在頭上,
大盤還在5.6千點掙扎,尚未到3955時,他已經連續跌停,若雅新博達在世,可能也不過如此
而與NB有關的那一檔,也是只跌到只剩買進價的1/4
當時劣者每次與A女吃飯,總互開玩笑,地雷到底何時要引爆??
A女雖然有上車,但他在死亡列車尚未出軌之際,就先跳車逃生了
至於劣者一向不喜波段留倉(因為留倉總是慘賠,技術太差),只作當沖,自然也沒買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A董卻彷彿沒這回事般,每回談起,總一笑置之(但遇海嘯時,他就沒有再動作或加碼)
與該股東依然常吃飯見面,友情不滅
套牢還凹單,九死無一生,A女實在也無言了
其後大盤自3955回漲,但該股沒有什麼驚人之舉,只是緩步回漲
甚至大盤都漲回6千點了,A董的持股竟然還嚴重套牢中???
而與NB有關的那一檔,稍好一些,但也還沒回到原來買進的成本.......
就在4年後的今天,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
該股竟已創了歷史新高,算算A董不只解套,應還賺了倍數
以A董的部位來說,獲利不好計算,但已是許多人20-30年的薪水
另一檔NB相關的中小型股,曾經漲回成本沒賣,如今卻又跌回低點,A董本金約損失50%!!!!
這,就是比法人還"貼近"大股東的"交心"操作!!!
擁有這種"內情式"操作,仍然只有一勝一敗,
幸運的是,A董所求,只要獲利大過虧損即可
4年中,不論你是用技術分析,基本分析,還是統計學,
都很難想像這段從"山腰跌至地獄,再從地獄飛上天堂"的三世經歷
更甚者說,連經營者"大股東"自己,手握利多利空,操控所有公司內的變數因子
都無法得知自己的股票,"何時"會起漲???
因為該股能創歷史新高,剛好是因為有"變數因子"的加入(題材,政策,國際環境)
如果靠法人大股東用錢硬拉就能成功,那另一檔NB相關為何仍是套牢中??
這也正呼應了劣者一開始所提,股價與量的走勢,是無法預測的,因為變數因子太多
老話一句,你確定"內線"的肉,你真的吃得到嗎??
劣者常在網上,或是書上,甚至是看到聽到分析師,
煞有其事的分析,"股票的起漲模式","怎樣是吃貨量","哪一檔即將起漲"等等.....
實在覺得台灣真的是臥虎藏龍,高手如雲
如果坐在家看看線圖,學一些K線,均線招式,站上就買進,跌破就賣出,散戶就能搭轎吃肉喝湯
那大股東們或是法人,何需套牢??還需要去辛苦經營事業嗎??
只要在家拿他們那千分之一的資產,來操作一下別人家的股票,不是很輕鬆嗎??
或是學某些分析師,來個"高出低進","來回作價差",豈不淋漓暢快??何需套牢四年呢???
幾百元的秘笈,幾萬元的招式,10多萬的課程,如果就能抓轉折,辨多空
那市場上那些大股東,主力金主群們,大概第一個就先砸百萬千萬報名吧
劣者只是一介無名的輸家,說了這麼多沒營養的廢話
若有得罪之處,還請板上眾高手海涵,
只願眾多散戶們,能了解,要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不要使用那些已知招式
相信有人推薦的股票,或是建議的買賣點,都不如你自己用心觀察(哪怕是錯誤的也好)
真正的法門,劣者上次已提過(就在上一篇文中)
其實就在你身邊,隨手可得,
第一篇文,就先列舉許多人有誤會的"內情法",其實並不神秘,也不會讓你輕鬆大賺
因為每人條件不同,你不是A董或大股東,變數因子也永遠不會一樣
當然劣者不是法人,所以僅能提供粗淺不堪的例子,請見諒
以上是劣者一點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