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研究指標一邊下單的過去裡,執意操作已經執行的操作方式,到了「非常」信任的階段,但是幾個月之後,卻讓我又面臨虧損放棄的窘境,使得我在操作上感到相當的害怕,因為市場形式改變後,不排除又要面對那尷尬的場面。
無論是自己觀測指標操作還是程式交易,都會碰到連續虧損的狀況,害怕的重點,就是自己操作虧損到不能進場,我相信自己不是傻瓜,傻到要去判斷未來的行情,但是,為了不讓自己進場後又遭到虧損,開始用這種歸納的判斷,告訴自己要選擇哪一個操作方式。而歸納都會用正常與合理的方式去解釋盤勢的狀態,一旦市場偏離正常的角度,而且是極度的偏離時,指標又進入「獲利」狀態,而我們又回到相信指標的當下,開始又再判斷價格到底是否合理,我們一直無法賺到大波段,都是因為這樣的循環造成。
大多數交易人的弱點就是恐懼「失敗」,會對自己有不確定的不信任;想像一下,你有多相信自己的指標?先相信自己是否會按照正常的資金控管去操作會比相信指標還來得重要些。首先讀者先去參考KELLY法則,法則內容大概是這樣:每筆交易佔資金的比例,操作賺錢的時候,交易資金K變成K1=(1+F)K。若賠錢虧損的時候,交易資金K變成K1=(1-F)K。然後再以勝率去計算等等,這樣在操作時就可以完全按照指標進場與出場。
講的似乎很簡單,理論可以讓我們幾乎都要相信也真的可以使用。我在練習飛靶射擊的時候,讓我體會到一個重點,那就是專心一直射擊,無法擊中時不要慌亂,只要還有子彈,就是專心。但是基本以實際資金操作過程中,影響我們最深的還是心理層面,複雜的情緒直接影響到交易邏輯,交易人很容易陷入「合理邏輯」用腦袋的想法陷阱,這是進入這一行必須修煉的。就像是工作所要付出的成本,沒有這樣的認知,還是什麼都不要相信會比較好,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