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要寫一個適合自己的全自動下單的操盤軟體,然後開盤前開機後就可以去上班,等待時間幫我累積財富,
但我思考過很多問題,第一太多人用就不會準了,這邏輯很簡單,如果我要市價下單買10張,
如果1000人使用,會發生什麼情況?賣股票也是如此。
第二,應該沒有辦法寫出今天非凡或經濟日報、工商時報的利多,搭配起漲的強勢類股,類股再去挑出起漲的個股,
然後再分析法人和資券,我的選股很嚴謹,不是只有技術面起漲就買。
舉例來說:如果新台幣大升,軟體有辦法思考開始篩選資產股?資產股又分營建、紡織、食品、觀光等類股,
這些類股裡面有辦法分析哪個類股起漲?而這些類股又不一定全都是資產概念相關的股票,軟體要如何選?
技術面是先漲停的好(可能飆很多天了),還是起漲但還沒漲停的好?
其次是法人和資券也是一門學問,雖然都是買超,要佔當天成交量幾成才是最好的,越多不見得越好,
而且還細分中大型股參考外資,中小型股參考投信,軟體可以思考?
資券也是一門學問,券資比越高越好?如果融資10張,融券8張,會嘎空嗎?
融資在特定的股票起漲會大增,但一些股票起漲是資減券增?像資產股、金融股大多起漲資增,
台積電、聯電、鴻海起漲大多資減券增,還有當天融資增加多少?融券增加多少?跟成交量的比例如何分析?
一樣是台積電集團,台積電融資增加1000張和創意融資增加1000張,分析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些股票大漲創新高永遠嘎不到券,傳產股居多,原因是什麼?我想應該是投資人不喜歡做傳產股,所以嘎不到,
很多很多自己的東西還是無法用程式寫成軟體,很多都是經驗的累積,而且已經可以看到現象就聯想到,
真正還是要自己下功夫,做筆記,基礎打好加上克服停損,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也感謝提供看法,祝福大家周末快樂,天氣變好可以出去走走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