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12 條件沒變營收效益已顯為何低檔沒人要
我說倍數有何難 月kd明天將可能交叉
一交叉就追也可以
短評》英濟(3294) - 建議買進
台灣工銀證券投顧 2008-02-26
投資建議
•大型件良率提升,毛利率大幅上揚。
•日系TV釋單趨勢明朗,受惠程度顯著。
•獲得新普、順達訂單,供貨Dell,電池殼營收從零增加到5%。
•IBTS預估2008年合併營收92.06億元,YoY +30.42%,考量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稅後盈餘7.52億元,YoY +110.15%,稅後EPS 6.04元,營收獲利成長性佳,PER又明顯偏低,僅7倍左右,因此建議買進,目標價PER 9X。
營運分析
公司簡介:
英濟公司(Megaforce)成立於1991年,從事電子產業OEM的模具開發、設計製造、塑膠射出成型、組裝的專業製造公司。英濟集團(Megaforce)含括以下公司﹕
台灣英濟、香港英濟(東莞英濟)、上海英濟、蘇州英濟、蘇州高新、蘇州英田及上海英備等公司。
產品包含了滑鼠外殼塑膠射出件、光碟機外殼射出件、藍芽耳機外殼射出件、TV外殼、以及Monitor外殼等。
主要客戶包含羅技(佔營收比重35%)、達研(5%)、建興電(8%)、瑞軒(11%)、達威等。
營運分析:
季度營運數據表現
1. 4Q07單季獲利QoQ +61.97%
估計合併營收20.34億元,QoQ -2.17%,但稅後盈餘1.56億元,QoQ +61.97%,以期末股本計算,稅後EPS 1.25元,表現十分亮眼。
2. 1Q08營收表現將超過預期
英濟01/2008營收6.72億元,MoM +12.42%,受到大型件出貨暢旺影響,表現超過預期甚多(原預期6.10億元),02/2008營收受到春節假期影響,將會下降至5億元,不過03/2008又會回升至7億元水準,由於TV與Monitor等大型件的塑膠射出機殼需求強勁,毛利率持續上升至19.00%,計入員工分紅費用化開始從01/2008開始每月攤提,與年初至02/25/2008台幣升值1元造成美元資產計價匯損3,012萬元,稅後盈餘1.05億元,稅後EPS 0.81元。
投資重點與投資建議:
•大型件良率提升,毛利率大幅上揚
英濟1Q~3Q07表現平平,獲利表現低於預期甚多,主要是因於2006年才跨入TV與Monitor等大型件塑膠射出機殼事業,學習曲線遲遲未達到最佳化,加上美系客戶要求高,因此良率只維持在60%左右,也造成毛利率無法提升,但是4Q07良率已可以達到90%以上,因此4Q07毛利率攀升到19.00%,11/2007與12/2007單月毛利率皆有20%之上,帶動獲利大幅提昇。
•日系TV釋單趨勢明朗,受惠程度顯著,2008年將再增加一間日系廠商
由於日本TV釋單的趨勢明顯,例如緯創、仁寶皆陸續接獲委外代工訂單,而零組件方面勢必會轉向台灣相關的零組件廠。英濟自2006年開始跨入TV機殼與Monitor領域,並爭取到一家TV台系品牌廠商以及一間美系PC廠商的訂單,搭配蘇州英田廠的完工量產,整體大型件營收從2006年的1.3億元,大幅增至2007年的17.5億元。公司表示2008年已經再增加了一間日系廠商,並陸續有兩到三間的日韓系廠商進行接洽,整體成長性十分強勁,由於大型件產品在良率穩定的狀態下,毛利率明顯高於小型件,因此未來在良率穩定的情況下,毛利率維持在20%之上的機會相當高,對英濟未來幾年的獲利成長增添更多確定的因素。估計2008年大型件產品營收將成長至32億元。
•獲得新普、順達訂單,供貨Dell,電池殼營收從零增加到5%
英濟2007年年底切入順達科與新普的電池模組機殼的供應鍊、其中獲得Dell機種的訂單,佔電池塑膠件1/3的比重,主要來自新普,加上目前新普剛接獲的Macbook Air電池訂單,英濟也可望受惠。未來計劃電池塑膠件出貨數量將佔新普或順達科出貨數的25%,估計2008年營收貢獻4.60億元,不過原本預期01/2008開始出貨,但由於電池芯原料供貨一直處在吃緊狀態,因此遞延出貨至03/2008。小型件產品受惠羅技定單穩定成長,針對大客戶羅技引進IMF (模內印刷)技術,目前以台北生產線為運作中心,2H08上海英濟也會導入,另外英濟在雙色射出成型技術目前領先業界,具有相當爭取訂單的優勢,目前又接獲羅技新鍵盤訂單,預計03/2008開始出貨,加上獲得廣達旗下達威電子機上盒及無線通訊產品的外殼塑膠件、建興電與一間日系廠商光碟機訂單、以及電池殼等產品訂單,總計小型件產品整體營收將由52.5億元成長至2008年60億元。
•2008年獲利成長,YoY +119.47%,建議買進
IBTS預估2008年合併營收92.06億元,YoY +30.42%,考量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稅後盈餘7.52億元,YoY +110.15%,稅後EPS 6.04元,營收獲利成長性佳,PER又明顯偏低,僅7倍左右,因此建議買進,目標價PER 9X。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