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搞錯!開講座不是教人變得精明,而是教人變得麻木?沒錯!在股票市場能夠變得麻木,那麼距離成功也就拉近了一大步,而與失敗之間也就形同是築了一道保護牆。例如說,若不夠麻木,那麼潛在飆股的介入訊號出現時,能夠拋開一切顧慮來大膽嘗試嗎?又若有幸買到飆股時,如果不是夠麻木,抱得住持股嗎?其他如停損或停利的動作,如果不是夠麻木,能夠果斷去執行嗎?
「精明」本身基本上屬於一種天賦,父不能傳於子,兄不能教會弟,因此花錢去學精明,就好像邯鄲學步一樣,學不到別人走路的樣子不說,就連自己原先是怎麼走路的,都給忘記了。而且,市場上有誰不認為自己是精明的?所以精明無法教,也無須教,反而該教的是:如何才能不自認精明。
固定操作模式的建立不難,但要確實去執行很難,因為每一位操作者本身都擁有一個最難禁、制、拘、繫的東西,那就是人心,每個人的心都是屬於自己的,然而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控管;而且如果還是一顆非常有成見的心,那麼在操作的當下,是很難不去師其成心的,所以到最後,一切都只是憑藉著自己的情緒在進行操作而已,情緒是群眾的本能,情緒化的操作若也能獲得成功,那麼在股票市場儘都是成功的群眾了,這有可能嗎?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在市場上必須具備足夠的智識才能擁有勝算,因而將大量的精神耗費在學習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上,並將精力灌注在訊息面的追求上,認定成功不會是偶然,因此如此用心用力。然而卻不自知,其實自己去極力追逐的東西全都是一種「偶然」的性質,明知「偶然」不可能帶來成功,卻又處心積慮都是在追求「偶然」的東西,這就是最大的迷思。
我們都知道「大道至簡」的道理,也知道歧路適足以亡羊,然而在市場上多半的人是在避開至簡的大道,而一窩蜂地去往歧路鑽,這是為了什麼?我認為是因為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而操作者又想要能夠全部加以掌握,並且全然以為唯有掌握愈多,這樣勝算才會愈高,因此才會如此汲汲營營,不可自拔。
所謂該斷不斷,反受其亂。我認為操作上只要選定一個經過市場實際回測過,雖不是必勝但卻是勝算極高的模式,然後大膽去嘗試,嘗試成功就加以把握,不成功則及早了斷,如此不斷重複,這就是最好的方式了。而期待能夠做到這樣,所最需要的就是麻木不仁,而所最不需要的就是自以為精明過人;或者說自以為精明過人往往就是最大的敗筆。
要在市場保持麻木其實是一件最困難的事,然而在其本質上卻是一件最簡單的事,因為這是一種違反人性的極致考驗,不是暗自在內心期許就足以辦到的,除了要有深刻的認知外,實際上必須還要有具體的規劃,如此才有可能盡量做到的。
所以這次講座的主題就訂為「繼續保持麻木」,我將分享我的具體規劃,如果已經認同我的這套飆股操作模式,想要更精進模式的操作,可以考慮來參加;如果想要拋棄過去荒腔走板的操作,重新找到一套可行的固定操作模式,歡迎來參加;如果是股市新手,想要在市場避免多走冤枉路,請把握機會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