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股市乒乓叫(除了冰島跟杜拜之外)、資金燒滾滾之際,說此時不該重押股票的人,大概會被笑;說本波資金行情終會止歇的人,可能會被笑的更大聲;甚至說全球總體經濟其實不像市場想像中的那麼好的,呵呵,恐怕連講都不敢講(像賤芭樂就沒種敢講)。不過,轉述一下大師的講法,應該比較沒關係吧。(大師講對是應該,萬一講錯?小小聲罵他囉)
賤芭樂就轉述一下經濟大師克魯曼的講法:『……,即使經濟陷入持續性衰退,也偶爾會出現不錯的數字,這其實並不意外,甚至是種正常的表現。以2002年初為例,當時的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年成長率達到5.8%,但失業率卻繼續增加一年之久。
1996年初,當時日本經濟的年成長率達12%,導致不少專家意興風發的聲稱,「日本經濟總算已經進入自力推進復甦的階段」。事後才發現,當時的日本只來到它失落10年的中途,……。』(當時進場買日本基金的大大們,應該特別有感覺吼)
『……,這種正常的假象,往往是統計上的幻覺,真正重要的是內涵。這種不錯的經濟數據,通常源於「庫存反彈」。簡單來說,景氣暢旺,客戶訂單宛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之時,企業自然勇於買機器、買設備、蓋廠房、請員工,不怕沒訂單,只怕產能太少,錯失賺錢的大好機會,反正先把東西生產出來再說。不過當經濟開始陷入衰退,需求下滑,客戶不但不會下單,反而只會減單、抽單、卡單、銷單,企業便會累積大量的未出清存貨。為解決庫存過量的問題,它們只好降低產量,一旦庫存過量的問題解決,就會再次提高生產量,GDP就會突然出現大幅成長,……。』(聽起來不就是08年至09年的情形?)
『……,遺憾的是,除非包括消費者開支與長期投資在內的需求面力道增加,庫存反彈造就的經濟成長,將只是曇花一現。在過去10年的好光景,房市榮景與消費支出激增是驅動經濟的重要力量。如今這兩個因素已消失無蹤。前一次榮景留下的空屋隨處可見,消費者的財富較房市泡沫破滅前銳減11兆美元,短期間很難恢復以往只知一味消費、不知儲蓄的習慣,因此在這種局面下,美國不可能出現另一波房市榮景。那還剩下什麼?如果企業投資再趨熱絡,一定有幫助,然目前這種期待實在缺乏支持證據,否則商辦租金怎會因辦公空間嚴重供過於求而暴跌?……。』(順便幹譙一下美國人的奢侈性,大師果然是大師)
總而言之,克魯曼非常堅決的表示,市場近期內所聽到「任何」有關經濟的好消息,他都認為是假象!亦即美國經濟尚未邁向復甦之途!至於他為何要吼出來?大概是不希望歐巴馬與柏南克做出他認為愚蠢的政策吧。畢竟根據最近兩個月的經濟數據,美國下次就業報告很可能就會顯示,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將出現2年來的首次增加;下一次的GDP報告也可能顯示,美國GDP在2009年年底便已出現穩固成長。換言之,當『美國經濟已經脫離泥沼,步入坦途』成為美國政府的中心思想,實施不到兩年的振興經濟方案,的確有可能會取消。萬一真的發生這件事,克魯曼更是大膽斷言,美國將重蹈1937年嚴重錯誤的覆轍(當時聯準會與羅斯福政府認為大蕭條已經結束,美國經濟可拋開支撐,結果政府開支減少,貨幣政策趨緊,美國經濟迅即再次跌入深淵,後來美股的表現……,還好啦,自反彈高點回檔47%而已)。
賤芭樂是不是也這樣預期,因此看空未來股市?嗯……,是沒像克魯曼那~~~麼悲觀啦,不過說真的,我也沒有市場那麼樂觀,相關論點在之前的PO文已經講過了(主計處其實看衰明年的台股,真的! )。雖然根據賤芭樂的模型,高失業率並不會對台股產生立即性的負面影響;低薪資成長率也不會對台股產生立即性的負面影響;外強中乾的GDP也不會對台股產生立即性的負面影響,不過,只憑熱情的信心與冷血的資金,真能把台股推向3萬點?!呵呵,賤芭樂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