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台積電(2330)、世界(5347)、力積電(6770)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迎來重大變局。台積電近日證實,將在2027年7月31日前全面退出氮化鎵(GaN)晶圓代工市場,此舉讓原本供應鏈再洗牌,最大客戶之一的納微(Navitas)隨即宣布,未來1至2年將全面轉單予力積電。消息一出,力積電盤中即攻上漲停板,成交量暴增至近10萬張,成為市場焦點。
台積電對此表示,退出GaN市場是基於公司長期業務策略,聚焦高毛利、高成長領域,不影響全年營收成長目標。氮化鎵雖具有高頻、高壓、低耗損特性,但對以先進製程為主力的台積電而言,其市場規模相對有限,加上中國業者補貼激烈,導致此領域競爭轉為紅海,連碳化矽龍頭Wolfspeed也因負債問題申請破產,反映市場潛在風險。
轉單最大受惠者力積電,則順勢接下納微GaN代工訂單,並將以竹南科學園區8B廠為核心生產基地。根據納微向美國證管會遞交的說明,100V系列產品預計將於2026年上半年投產,而650V高壓系列則將於12至24個月內完成從台積電的產能轉移。
力積電此次能擊敗同樣為台積電集團的世界先進,成功取得訂單,關鍵就在技術路徑的契合性。業界指出,納微現行的GaN元件多採「GaN on Si」製程,與力積電的技術相容性高,製程成熟且具成本優勢。相較之下,世界先進則以「GaN on QST」為主,成本結構不符合納微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納微近日才與AI霸主輝達聯合宣布,共同開發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力架構,使此次轉單不僅讓力積電接棒GaN代工,更被視為間接打入輝達供應鏈的門票,引爆市場對其營運轉機的想像。加上近期大戶籌碼異動明顯,根據資料顯示,持有400張以上的大戶人數創下創2024年1月以來新高,市場信心回溫。
然而,這波漲勢能否延續仍有疑慮。分析師林漢偉提醒,氮化鎵雖具題材性,但目前並非高成長領域,過去市場對第三代半導體的熱度,與實際產能與獲利表現存在落差。他指出,雖然短線轉單效應帶動股價大漲,但基本面是否能跟上仍需觀察,建議投資人不宜追高,可等市場冷靜後再逢低承接。
從技術面來看,力積電自2021年掛牌以來最高曾達78.9元,此後一路下滑,去年10月跌破20元後一度探低至11.95元,今日漲停來到17.65元,雖屬低檔反彈,但也面臨年線壓力與短線籌碼浮動問題。
總體而言,力積電接手台積GaN業務雖為營運帶來增量,並踩上輝達供應鏈概念風口,但最終仍須回歸到實質營收貢獻與產能發揮。市場熱情炒作之下,基本面與長線競爭力,才是決定這波題材能走多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