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財經重點0519:
🔘 AI伺服器/NB_2382 廣達:
受惠於伺服器需求強勁,廣達第一季營收年增高達87.6%. EPS 5.06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由於Blackwell高階AI伺服器初期的放量速度較慢,同時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表現亮眼,使毛利率稀釋效應不明顯. 第一季毛利率年減0.6%. 展望第二季,廣達伺服器與NB需求動能持續樂觀. 儘管毛利率部分恐將因AI伺服器出貨占比增加而被稀釋,不過公司營收獲利仍可望維持在相對高檔. 而下半年則由於經濟情勢與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進而導致訂單能見度較低. 相關業績表現需待政經局勢穩定後才會轉趨明朗. 摩根士丹利下游硬體團隊的調查顯示,廣達、緯創、鴻海等三大ODM廠4月共出貨1,500櫃GB200 NVL72機架. 微軟AI伺服器出貨訂單比重較高的台廠之一. Google ASIC專案AI伺服器供應夥伴受惠. Meta開發ASIC專案的主要合作台廠.
🔘 AI伺服器供應鏈 (散熱)_3324 雙鴻:
散熱廠雙鴻股價自4月股災以來,已經反彈44%,成功收復季線. 雙鴻4月營收20.17億元,年增65.93%,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 1到4月營收累計64.31億元,年增47.34%. 預估5、6月營收與4月相當. 第二季可望有亮眼表現. 第三季將受惠於泰國廠水冷產品量產,加上GB300上市,預料營收更勝於第二季. 第四季將會是全年高峰. 在美中關稅暫停火後,雙鴻看好AI伺服器需求強烈成長. 下半年營運表現強勁. 全年營收可望續創新高. 而隨著AI伺服器功率越來越高,散熱需求也越來越強,水冷散熱的趨勢不會回頭. 下半年水冷產品占比將超過4成,有機會達5成.
🔘 CSP ASIC ODM夥伴_6669 緯穎 2317 鴻海 2356 英業達:
AI伺服器需求帶動北美四大CSP加速投入升級自研ASIC晶片. 法人樂估主要受惠台廠,除訂單比重持續拉升的緯穎外,亦可望帶旺鴻海及英業達等ODM夥伴. 法人也看好,隨著Google針對新一代產品開發,從原先與Broadcom的單一夥伴模式,新增了和聯發科的合作、轉為雙供應鏈布局,有機會帶旺後市業務動能,其主要的ASIC專案AI伺服器供應夥伴如廣達、英業達等亦將受惠. 預期今年ASIC出貨將大幅增長的AWS,目前除了與Marvell協同設計的Trainium v2為主力,應用於支援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外,也和Alchip合作開發Trainium v3開發,加速推進其AI ASIC進展. TrendForce預估,2025年AWS的ASIC出貨年增表現將為美系CSP中最強. Meta則繼成功部署首款自研AI加速器MTIA後,TrendForce指出,其正與Broadcom共同開發下一代MTIA v2. 法人預期,緯穎及廣達雖為Meta開發ASIC專案的主要合作台廠,但Meta在整體ASIC市場的出貨比重仍小,挹注效益亦有限. 另微軟內部雖也正加速自有之ASIC開發,但研調表示,其目前建置的AI伺服器,仍以搭載輝達NVIDIA GPU的解決方案為主. 其出貨訂單比重較高的台廠,則包括鴻海及廣達,另緯穎與英業達亦占有兩位數的比重. 該研調指出,微軟Maia系列晶片主要針對Azure雲端平台上的生成式AI應用與相關服務進行優化,下一代Maia v2的設計也已定案,由GUC負責後段實體設計及後續量產交付外,微軟也引入Marvell共同參與設計開發Maia v2進階版,藉此強化自研晶片的技術布局,並有效分散開發過程中的技術與供應鏈風險. TrendForce表示,CSP為因應AI工作負載規模逐步擴大,同時降低對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的依賴,積極投入ASIC開發,以便能達到控制成本、性能和供應鏈彈性,進一步改善營運成本
🔘 半導體材料供應鏈 (封測材料)_3444 利機企業:
利機企業今年第一季營運,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其中,單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均優於去年同期. 該公司表示,主要受惠首季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增溫所帶動. 展望第二季,該公司看好封測材料將是推升營運增長主軸. 市場法人並對今年全年營運成長持正向看法. 利機第一季合併營收3.01億元,年增26%,創近12年同期單季新高. 毛利率達24%. 每股稅後純益(EPS)0.79元,較去年同期的0.69元年增15%. 利機表示,首季受惠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增溫,帶動封測材料出貨穩健. 雖為傳統淡季,營運仍呈現淡季不淡格局,為全年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展望第二季,該公司表示,以目前接單情況,預期封測材料仍將為第二季成長主軸. 隨著主要客戶持續擴建先進封裝產能,需求動能有望延續. 面對全球貿易局勢挑戰,利機將持續緊密觀察客戶動態與市場變化. 同時積極拓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代理機會. 審慎面對短期挑戰,持續強化在半導體材料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市場法人也看好該公司今年有機會維持營運成長. 延續第一季亮眼表現,4月單月合併營收11,501萬元,創近35個月來新高水準,年增24%,月增9%. 累計前4月營收4.16億元,年成長26%. 4月二大主要產品群均雙成長. 封測相關成長幅度最大,年增51%、月增6%,創單月歷史新高,且已連續4個月正成長. 反映出先進封裝技術持續推進,終端應用需求穩健. 次之為驅動IC相關,年增8%、月增18%. 主要受惠部分客戶因應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拉貨,帶動營收成長.
🔘 台積電供應鏈 (半導體材料與無塵室設備)_4749 新應材、2404 漢唐:
半導體化工材料生產廠商新應材與無塵室設備工程廠漢唐同為台積電擴廠的主要受惠者。新應材在3奈米製程中已有多項產品導入量產,預計今年持續受惠3奈米製程需求增加,並已打入2奈米供應鏈,其洗邊劑(EBR)與底部抗反射層(BARC)產品準備量產,EUV光罩層數增加將進一步推升耗材需求,預期2026年迎來大幅成長。今年首季稅後純益達2.08億元,創單季新高,預估全年EPS 10.19元。漢唐則受惠於無塵室建廠需求強勁,今年訂單滿手,在手訂單高達700億元,第一季稅後純益19.89億元,季增0.79%、年增56.18%,連續三季創高;4月營收達40.09億元,月增4.53%、年增7.23%,法人看好第二季營收續揚,海內外訂單持續挹注營運動能。
🔘 連接器_8103 瀚荃:
受惠對等關稅生效前的提前拉貨潮,連接器廠瀚荃4月營收寫最近4個月新高. 在提前備貨動能延續之下,法人預估,瀚荃本季營收可望迎來新高紀錄. 其中以網通伺服器接單能見度最高. 公司也規劃切入機器人應用,目前已進入送樣階段,有望於今年底導入. 瀚荃進行瘦身,除了正處庫藏股階段,預計買回4,000張自家股票之外,日前宣布現金減資15%,每股返還股東現金1.5元. 加上今年度的配息2.8元,股東今年每股拿回4.3元現金. 以目前股價計算,隱含現金殖利率逾9%. 瀚荃減資後的新股本將在第三季底適用. 明年度的財報將以減資後股本計算. 股本瘦身15%之後,法人預估,瀚荃每股稅後純益可望重返半個股本. 瀚荃目前以網通伺服器接單能見度最高. 在提前備貨效應的催化之下,4月營收達3.06億元,月增15.6%、年增11%,為最近4個月新高紀錄. 5月估與4月相當. 整個第二季法人推估單季營收上看10億元,可望創下單季營收新高紀錄. 瀚荃積極切入機器人應用. 開發介於軟排線(FFC)、軟板(FPC)之間的新產品. 目前已經送樣給機器人組裝廠驗證. 該新品未來也可應用於電池管理系統(BMS). 瀚荃今年第一季營收達7.38億元. 雙率與去年同期相較雙升. 但受到業外獲利縮水影響. 單季稅後純益6,700萬元,年減20.23%、季減22.09%. 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73元. 瀚荃看好AI應用帶動更多零組件需求. 包括AI PC/NB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33.3%. CSP廠基礎建設驅動伺服器的數量,通用伺服器與AI伺服器帶動零組件採購量提升. 尤其高瓦數的AI伺服器帶動電源方塊磚增加、電源主板多樣變化,進一步提升連接器使用量. 瀚荃應用於網通伺服器比重已達33%,為歷年新高水準.
🔘 晶片驗證分析/可靠度驗證_3289 宜特:
宜特面對AI及HPC晶片驗證需求快速成長. 自2020年即積極布局相關產能,迄今產能已擴增八倍. 成功支撐客戶對高階驗證分析服務的強勁需求. 該公司為搶攻AI及電動車驗證需求,近期啟用「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Global Smart Reliability Center)」. 預期將有利下半年營運動能. 因應趨勢,宜特積極布局市場. 本月宜特正式啟用「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Global Smart Reliability Center)」. 因應AI與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前期驗證需求. 透過「智慧監控獨立通道」、「即時反應」與「全球連線」三大功能,協助客戶縮短前期驗證時間,提升測試準確性與研發效率. 搶得產品開發先機. 隨著AI高速運算與電動車等先進應用的快速發展,晶片設計日益複雜,帶來了可靠度測試的新挑戰. 為應對這些挑戰,該中心整合多元測試需求,開發具連線功能的軟硬體系統. 支援標準機台功能擴充與彈性化測試手法. 創新亮點包括:客戶可透過帳號密碼即時查看測試進度. 系統可自動偵測並處理異常,如溫度過高或電流異常,避免樣品受損. 並能獨立監控每顆樣品的電壓、電流與溫度變化. 此外,客戶還能透過EDA工具掌握產品量產前的關鍵數據,強化決策效率. 2024年以來宜特深化核心技術與客戶服務,聚焦市場趨勢. 今年陸續推出五大高毛利解決方案,涵蓋汽車電子驗證、太空環境測試、AI高速驗證、先進製程與封裝,以及智慧即時全球可靠度驗證. 目前相關專案已逐步轉化為實質營運成果. 持續挹注成長動能,強化公司長期競爭力. 宜特第一季合併營收11.31億元,季增2.20%,年增5.82%. 首季毛利率提升至31.18%,明顯優於2024年同期的28.24%,成功重返30%以上水準. 第一季稅後純益1.26億元,季增39.47%,年減5.17%. 首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70元,較上季成長39.34%.
🔘 機器人 (Optimus、協作機器人與視覺辨識概念股)_1536 和大 2464 盟立 6215 和椿 8374 羅昇 8234 新漢 2359 所羅門 4576 大銀微 2308 台達電 4540 全球傳動 1597 直得 5243 乙盛-KY 4571 鈞興-KY 4585 達明機器人: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大進化,Optimus台鏈概念股為之瘋狂,包括和大、盟立、和椿、羅昇、新漢、所羅門、大銀微、台達電、全球傳動、直得、乙盛-KY、鈞興-KY等12檔個股,坐等機器人商機。馬斯克於官網大秀Optimus跳舞秀,展示其動態平衡與肢體協調度,預告2025至2027年將大規模量產,為台鏈注入成長動能。16日股價出現輪漲,由乙盛-KY、鈞興-KY、全球傳動擔綱補漲股,成為短線避風港。鈞興-KY收盤仍未越過前高,補漲意味濃厚。台北國際電腦展登場,台灣兩大機器人業者所羅門與達明機器人同步推出新應用,預期成為展場焦點。達明與雲達、研華、微星及羅昇合作,展示協作機器人與AMR於伺服器檢測、晶圓盒搬運等場域的應用。所羅門則展示新一代視覺辨識「超眼力」相機,結合AMR與人形機器人應用AI與3D辨識技術進行掃碼、讀表與瑕疵檢測,並透過LLM聲控與即時學習強化操作彈性,適用多品牌機械手臂,提升智慧工廠自動化能力。
🔘 薄膜觸控開關/光學/材料_5215 科嘉-KY:
薄膜觸控開關(MTS)廠科嘉-KY歡慶50周年. 董事長林志峰表示,下一個十年是公司轉型之路. 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增加新事業、分散產品線,為公司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今年光學、材料等新事業的營收比重增至10∼20%,未來將加速成長. 科嘉-KY今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約7.9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略增1.15%. 第一季稅後純益約2,999萬元,和去年同期相當. 每股稅後純益約0.47元. 對於今年展望,林志峰表示,營運挑戰很大. 外在環境有關稅、匯率等等因素衝擊. 面對關稅挑戰,客戶希望供應鏈能共體時艱,價格壓力也比較大. 關稅對於終端消費市場的影響可能在下半年發酵. 對於下半年的展望保守看待. 外在影響因素難以改變,只能做好內部營運管控. 設法降低成本、提升自動化來提高營運效率,並且利用越南廠的新產能來增加營運彈性. 至於東南亞布局方面,科嘉-KY在2019年赴越南購地設廠. 去年下半年越南廠已經獲利. 在中美貿易戰之下,越南廠的產能會持續放量. 此外,科嘉-KY去年在泰國購地建廠. 泰國新廠目前正在裝機,預計第三季投產. 迎接集團下一個十年,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打造新的營運成長引擎. 增加新事業和分散產品線. 現階段鎖定了光學和材料領域. 內部也成立了光學事業部和材料事業部. 去年新事業的營收比重還在個位數. 今年營收貢獻上看10∼20%. 過去幾年公司發展MiniLED背光. 除了發光鍵盤之外,也積極拓展非鍵盤應用領域. 近期也取得了智慧卡片大公司的訂單,在卡片中置入背光,讓卡片發亮. 已經量產出貨. 科嘉-KY在2023年入股重慶瑞福德、百傑,切入銀漿代工、疏水劑等材料領域. 這些材料除了內部使用之外,也積極對外銷售,並且發展特殊材料派方和應用. 公司財務健全,未來不排除透過投資和併購擴充新事業.
🔘 工具機_2049 上銀 1530 亞崴 1583 程泰 4510 高鋒 4513 福裕 4540 全球傳動 4526 東台 7709 榮田 1528 恩德 6609 瀧澤科:
工具機業今年第一季賺多賠少. 業者預估第二季營收有望因關稅調降暫緩期增長. 主因部分工具機廠曾因對等關稅32%而辦清關退運. 直到客戶同意緩衝期負擔部分關稅. 卻又擔憂關稅政策大轉彎,要求最晚5月底前全數裝船. 獲利面,持有美元部位愈多的廠商,匯損愈高. 第二季能否守住獲利還要看匯率臉色. 上銀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36元,居工具機業獲利之冠. 亞崴、程泰、高鋒、福裕、全球傳動第一季虧損. 程泰認列金融評價損失逾10億元,每股淨損7.39元,創單季及歷年最大虧損. 高鋒第一季本業獲利249萬元,稅後純損257.8萬元,每股淨損0.02元. 因3月底公司債轉換價格49.2元低於收盤價46元,認列約千萬元金融評價損失,匯兌收益下降及參展費用、運費增加所致. 程泰去年靠投資宇隆等多檔股票業外收益挹注,EPS達11.37元,創新高. 今年第一季本業虧損0.41億元,匯兌利益0.31億元,台股下跌,金融評價損失10.45億元. 亞崴金融評價損失近3.15億元,每股淨損3.36元. 東台、榮田、恩德等工具機廠,第一季本業虧損,靠業外收益挹注,第一季財報獲利. 東台本業虧損0.64億元,業外收益挹注,稅後純益0.34億元. EPS為0.14元. 榮田首季本業虧損82萬元,匯兌收益約980萬元等挹注. EPS為0.84元. 恩德今年首季本業虧損從去年同期近1.1億元降至0.18億元,靠匯兌等業外收益挹注. EPS為0.05元. 瀧澤科併入日本Nidec集團綜效顯現. 今年首季本業轉盈. 去年同期虧損近0.17億元轉為獲利94.8萬元. 匯兌收益2,300萬元. EPS從0.12元倍增至0.25元.
🔘 化工/散裝航運_1708 東鹼:
東鹼伴隨化工行情持穩、利基部署推進. 首季稅後純益2.57億元. EPS則達1.03元,季增33.77%、年增27.16%. 東鹼業務有硫酸鉀、純鹼、小蘇打、液體氯化鈣及散裝貨輪航運. 其中,硫酸鉀年產可達14萬噸,約98%外銷. 副產品為鹽酸及液體氯化鈣. 公司也擁有14艘輕便型散裝貨輪,採取按日計時租賃經營模式. 受惠美中關稅大降並延期,帶動航運股反映大宗物資需求增加、運費上漲,獲利表現穩定等利多,隱性航運股的東鹼股價自4月低點28.55元以來持續墊高至16日收盤達37元,波段漲幅超逾27%. 並成功收復季線.
🔘 水資源系統工程_6944 兆聯實業:
美國及新加坡市場的廢水處理系統工程訂單,對高科技產業水資源系統統包工程服務領導廠兆聯實業營運貢獻增加. 市場預期,兆聯今年在海外業務量成長下,營收獲利可期. 兆聯累計今年前四月合併營收41.89億元、年增52.14%. 兆聯指出,除台灣市場成長,美國、新加坡專案建廠進入密集施工期,是今年以來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原因. 兆聯至2024年底,整體在手訂單近150億元,海外在手訂單約28億元. 預期今年海外貢獻包含新加坡可能在第二、第三季,美國可能在第三、四季會有新動能. 兆聯海外事業訂單持續增加. 今年5月初公告,美國全資子公司承攬美國某公司訂單,提供廢水處理系統工程.
🔘 加工絲/尼龍_1444 力麗 1452 宏益 1455 集盛:
國內加工絲、尼龍產業先前受大陸競價影響,紡品價格欲振乏力. 力麗、宏益及集盛今年首季營業毛利率下滑. 本業虧損. 近期又有對等關稅干擾客戶下單,市場預期,加工絲、尼龍廠第二季營運仍是保守看待. 化纖事業聚酯、瓶酯受大陸紡品競價,價格低迷,加上稼動率低,力麗今年首季營業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滑1.37個百分點. 加工絲廠宏益今年首季的營業毛利率也比去年同期下滑1.11個百分點. 尼龍廠集盛首季營業毛利率,更由去年的3.69%,今年首季下滑為營業毛損1.4%. 由於營項中大宗規格產品占比過高,宏益毛利率先前受中國大陸紡品競價而下滑. 進入第二季,又面臨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客戶觀望、下單動能減弱. 市場預期,宏益的營運動能將再次受挑戰. 力麗指出,國內加工絲紡品雖有特殊性、機能性及環保可回收,雖然仍有利潤,但是在稼動率不足所造成的停工損失,以及持續上漲的電費、缺工造成的生產成本上揚,仍舊是2025年國內紡纖廠要面對的挑戰及不可確定的變數. 尼龍紡織因大陸大量製造,進行價格破壞,集盛原絲產線稼動率目前僅六成. 現又面臨對等關稅、客戶下單觀望,今年上半年本業要獲利困難度高. 對等關稅加上台幣升值雙重壓力下,加工絲、尼龍業者預期,第二季營運保守將呈「旺季不旺」. 關稅議題對原本營運動能已弱的加工絲、尼龍產業的訂單已是打擊,若再加上台幣升值,可能造成的匯兌損失,對第二季的營收、獲利都有可能再探底.
🔘 生技 (人工水晶體 / 其他獲利公司 / 原料藥CDMO / 脊椎骨融合手術 / 眼球概念 / 細胞治療 / 醫療器械)_:
生技業首季財報表現亮眼,10家公司獲利翻倍成長,包括奈米醫材、霈方、松瑞藥、長聖、藥華藥、承業醫、天良、五鼎、睿生光電與聯合,其中霈方年增近7倍居冠。另有杏一、台耀、基亞、達亞、長佳智能等11家公司虧轉盈。台耀主力原料藥穩健成長,乳癌針劑Eribulin Injectable預計今年取得美國藥證,CDMO客戶數年增30%。長聖CDMO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26年Q1,預期營運續揚。台微醫Tripod-Fix海外植體銷量翻倍,看好歐洲710億美元市場,德國銷售團隊正在籌備中。達亞則因南山新廠量產推升營運,預期逐季走高。奈米醫去年併購美國同業後營運三級跳,前四月營收年增80.2%,第一季EPS 1.11元,人工水晶體已取得中國證照並備貨推廣,預期Q2至Q3可望貢獻營收。眼球概念股表現整齊,晶碩、大學光、精華、望隼、視陽等每股純益超過3元,大學光EPS 4.28元寫新高並超越同業,法人看好中國市場內需回穩及矽水膠產品動能。保瑞、羅麗芬-KY、德英、諾貝兒、邦睿、濟生、和康生等7家公司EPS年增五成以上,保瑞以EPS 13.55元居冠,惟受泰福虧損與美國廠停業影響原估26.54元轉為13.55元。法人普遍看好生技產業全年營運挑戰新高,部分公司獲利上看一個股本以上。
🔘 油電燃氣/其他燃氣_9931 欣高 8931 大汽電 8908 欣雄 8926 台汽電 9926 新海 9918 欣天然 8917 欣泰 9937 全國 9908 大台北 8927 北基 2616 山隆:
油電燃氣族群首季獲利聯袂展現年增態勢. 其中大汽電獲利年增80.48%,表現最佳. 其次為欣雄獲利年增67.9%. 欣高、台汽電首季獲利也交出年增48.57%、年增15.4%表現. 綜觀第一季,欣高、大汽電以每股稅後純益(EPS) 0.76元、0.74元領先. 新海以0.64元緊追其後. 欣天然、欣泰首季EPS均達0.54元. 全國、欣雄EPS也有0.53元、0.52元. 大台北第一季獲利年減41.53%. EPS0.28元. 表現落後. 北基受利息、股本膨脹影響,首季獲利年減16.52%. EPS 0.04元,表現落後. 山隆第一季每股虧損1.54元. 表現落後. 大汽電首季因營收增加、成本結構優化,毛利、獲利齊步成長. 第二季起規劃分階段推動3項減碳工程,聚焦燃氣共生與熱能回收系統改造,提升整體機組效率. 預期整體效益可帶來5%∼8%獲利提升. 第二季預定完成燃氣渦輪機汽電共生系統的商轉. 燃煤汽電共生系統順勢退役. 明年第一季推動燃氣引擎發電機結合廢熱鍋爐的系統改造進入商轉. 明年第四季預計完成氣複循環蒸汽渦輪機汽電共生系統整機組商轉. 大汽電指出,機組改換效益不僅節省成本,更有助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整體收益. 燃氣鍋爐系統透過熱的再利用,有效增加蒸汽產量、銷售. 複循環系統能強化低負載的運轉效率,增加對台電與工業用戶的售電規模.
🔘 重電/綠能_1513 中興電:
市場關注中興電等重電和綠能概念股. 法人認為,中興電在手訂單達393億元,今年營收表現持續成長. 毛利率也可隨之提升. 儘管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大單,但法人指出,中興電過去幾季受限於台電拉貨進度,營收表現不如預期亮眼. 但是第二季起,中興電將大量出貨345kV的GIS,加上台電承諾加速拉貨電力設備,毛利率提升可望延續到下半年. 法人評估,台電今年承諾拉貨30億元的存貨,預估下半年拉貨遞延的狀況將能改善,下半年毛利率可望高於上半年. 目前中興電在手訂單接近400億元. 預估2025年新接訂單200億元,訂單能見度達到2032年,中長期訂單無虞.
🔘 食品飲料_1216 統一 1201 味全 1218 泰山 1234 黑松&超商通路_2912 統一超:
食品龍頭統一帶頭,味全、泰山、黑松亦逆勢往上. 統一在亞洲生產基地與台、中、菲超商通路全力配合促銷下,統一企業本業、統一中控等飲料、泡麵等銷售均在第一季持續成長. 其中茶飲部分在中國大陸包括奶茶等市占都是第一. 預計第二季是夏飲旺季. 統一集團還有牛奶、果汁、咖啡、茶飲與水、布丁等甜品,夏、秋兩季是出貨旺季. 中國有端午、中元、中秋等三大拜拜採購大季,飲料泡麵甜品與休閒零食全靠三大祭典大宗採購. 統一前4月合併營收年增6.81%,仍居同期新高. 味全在夏飲市場涵蓋牛奶、果汁,包裝飲料有咖啡、茶飲等. 其中果汁與冷藏咖啡在台市占均在前一、二名. 味全今年首季獲利EPS 0.22元,雖較去年同期小減. 前4月營收70.72億元、年減2%. 入夏後整體營收有機會往上. 泰山今年首季獲利增長、每股稅後純益0.37元,優於去年同期0.32元. 但整體營收減少. 前4月營收減幅近一成,主要是飼料價格下降所致. 飲品在今年會是成長動能之一. 近期有不少異業結盟跟上媽祖遶境商機概念股. 黑松早在10年前看到手搖飲強逼競爭,現在加上一萬多家超商也在做現做手搖飲,所以在飲品部分強力鎖定運動飲料、氣泡水與100周年最新罐裝黑松沙士,以復古流行帶動風潮. 黑松今年首季營收減但獲利增長. 每股稅後純益(EPS)0.61元,優去年同期0.44元.超商龍頭統一超因夏日促銷,透過各店團購整箱搬,消暑題材續熱.
🔘 特殊材料_4763 材料-KY:
材料-KY第一季因絲束、醋片業績年增14%、23%. 營收續創同期新高、年增15%. 首季稅後純益達20.31億元. 每股稅後純益(EPS)20.53元,賺逾2個股本. 材料-KY受惠業績與展望佳. 法人表示,材料-KY受惠加熱不燃燒菸市場成長,及地緣政治情勢變化等因素,絲束可望持續受惠. 公司將持續擴充產能因應市場需求. 同時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 材料-KY第一季營收增長,主因絲束和醋片需求強勁及售價維持高檔,及中國大陸廠房絲束與長絲(森綾)新產能擴增挹注. 惟受產品組合調整影響,銷售毛利低的絲束產品等數量增加,使毛利率58.4%較去年同期減少. 法人看好,材料-KY新廠生產的紡絲級醋片,除供應濟南大自然與阿斯泰克生產絲束與長絲外,塑料級醋片還可運用於眼鏡鏡框、髮夾、鞋帶頭等領域. 為公司挹注今年年營運成長動能. 訂單能見度相當樂觀.
🔘 航運 (海運 / 散裝)_2609 陽明、2637 慧洋-KY:
美中貿易戰停火引發搶運潮,帶動陽明海運股價連6日上漲,陽明認為美中達成貿易共識為海運業帶來正向助力,預期第二、三季營運可望亮眼。延宕的PSW美西航線也確定將於6月5日正式開航。另一方面,隨俄烏戰爭停火,戰後重建商機湧現,法人看好慧洋-KY因船隊中有七成為指數連結運約,在烏克蘭重建及俄羅斯恢復貿易後可最快受惠。慧洋擁有134艘船隻,其中78艘簽訂指數連結契約,運價可隨現貨市場反映營收利多,餘下三成現貨船則預計於三個月內反應市況。法人對散裝航運後勢亦偏多看待。
🔘 健身器材/電動輔助自行車_1598 岱宇:
岱宇今年營運雙主軸搶攻健身器材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電輔車)商機. 展望第二季,適逢電動輔助自行車(電輔車)產業旺季. 目前電輔車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接單,已排至今年底. 公司預期第二季整體營運可望雙位數成長. 因應美國祭出高關稅政策,集團除陸續將中國錫頓廠部分輸美產品,移回台灣生產. 近期也與美國主要客戶達成產品漲價協議,將依照品項不同提高15∼20%售價,維持集團整體毛利率. 目前岱宇美國子公司尚有庫存可滿足美國客戶需求. 預期對等關稅議題對集團整體影響相對較小. 岱宇4月合併營收5.41億元、年增10.14%. 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24.22億元、年增7.21%. 主要在於第二季電輔車產業傳統銷售旺季,與集團主力健身器材業務互補. 預期第二季整體營運優於去年同期.
🔘 資源再生工程/再生材料_6887 寶綠特-KY:
海外事業拓展有成,印度、東南亞地區對包裝使用再生材料比例提高,推升當地寶特瓶循環再生產業投資熱潮,讓資源再生工程廠寶綠特-KY聚酯再生設備工程在手訂單增加. 今年在海外業務量成長下,營收獲利可期. 寶綠特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17.67億元、年增為31.66%. 運動服飾巨頭Nike、Adidas及食品飲料領域的可口可樂、雀巢等品牌承諾,在未來數年提升產品中再生塑膠原料的使用比例. 市場預期,將提升寶綠特設備工程與再生聚酯纖維及食品級rPET的市場需求與成長.
🔘 製鞋_(9904) 寶成(9904) 豐泰(9910) 鈺齊-KY(9802) 志強-KY(6738) 來億-KY(6890) 中傑-KY:
潮鞋搶市,台灣製鞋大廠寶成、豐泰、鈺齊-KY、志強-KY、來億-KY、中傑-KY等,均加速擴大東協與南亞布局,重押「雙印」設廠. 台灣製鞋業在越南、印尼、印度及週邊的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等國,均有投資設廠. 廠商在各國產能有實戰經驗,可及時因應客戶訂單需求. 而這波潮鞋或經典鞋款流行風帶動今年鞋類買氣. 龍頭企業寶成集團在大陸、印尼、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緬甸設廠. 正籌劃印度廠,降低川普關稅風險. 豐泰在越南、雙印有生產基地. 製鞋範疇擴至休閒鞋、溜冰鞋及雪靴等領域. 並跨足球、高爾夫球、曲棍球桿、頭盔、護具及背包等領域. 來億訂單充沛,決議投資1億美元增設印尼第三座工廠億宥廠. 因應愛迪達等訂單需求. 規劃鞋子年產能可達千萬雙. 原二廠代工客戶包括愛迪達、Converse、Altra、Vans、The Northface、Hoka及Uniqlo等品牌. 中傑董事會通過在印尼Sragen設廠投資總額逾64.71億元. 設計年產能約350萬至400萬雙. 在印度清奈租用現有廠房生產. 今年可望生產60萬至100萬雙,供應給NB客戶. 另租地興建三棟廠房,預計明年第一季蓋好. 屆時印度廠總產能上看250萬雙. 鈺齊在大陸、越南、柬埔寨都設有生產線. 旗下加和企業對其子公司增資2,000萬美元,擴建印尼廠產能. 志強主力代工客戶Nike、愛迪達、Brooks、Asics等四大品牌. 今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愛迪達品牌鞋.
🔘 營建 / 營造_2539 櫻花建設、6753 富華創新、5206 坤悅、富宇、大城、2515 中工、2528 皇普、5213 亞昕、5512 力麟、6186 新潤、2543 皇昌、5521 工信、2516 新建、5511 德昌:
台中營建股首季受惠交屋潮表現亮眼,櫻花建設以每股賺1.57元居EPS之冠,前四月營收年增287.74%至58.18億元。富華創新EPS達1.48元,挹注主因為「心之所向」交屋,惟該案已於4月認列完畢;後續新案將於第二季末與第四季推出。坤悅憑藉「君匯」完工交屋,首季EPS達0.97元,預計第二、四季將有「心里程」與「君睿」交屋,全年營運展望樂觀。皇普、亞昕亦因具備交屋與殖利率雙題材受關注,皇普配息大方,EPS 1.08元,全年估認列85億元;亞昕首季EPS 1.55元,全年交屋案上看200億元。另力麟、新潤、中工等多家建商亦寫下同期營收新高。營造族群方面,在關稅戰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下,公共工程營造廠如皇昌、工信、新建、德昌具備防禦特性。皇昌專精於軌道與海事工程,占比達91%,擁有38艘以上自有船隊,具高投標門檻與毛利優勢;工信承攬四軌道工程案總計710.6億元,毛利率可達8%以上,隨高毛利新案進入工程期,營收獲利成長動能強勁。營建與營造股合計受惠交屋潮、殖利率與政府支出,市場展望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