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財經重點整理_0514
🔘IC設計_3661 世芯-KY 、6415 矽力-KY 、5269 祥碩 、3227 原相 、6104 創惟:
世芯-KY(3661)首季終端應用以HPC為重,佔比95%。世芯營收以製程別而言,高度集中於7nm以下,7nm以下營收占96%。公司認為其大客戶在ASIC市場的份額可望持平或增長,因此世芯-KY的業務動能不會衰退。由於北美IDM廠訂單不確定性高,公司維持2025年營收年減10%∼20%看法,加密貨幣相關業務可能帶來額外營收增長,且NRE營收佔比將顯著成長,約占總營收逾30%,毛利率有望提升。矽力-KY(6415)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93元。矽力第一季合併營收40.93億元,季減19.8%、年增6.5%,稅後純益3.58億元,季減59.9%、年增359%,毛利率達53.9%。總體需求趨勢向上,大陸市場尤為突出,預計全年來自該地區之營收占比將超過6成。汽車業務為亮點,去年單輛汽車所帶來的整體價值約100美元,今年目標翻倍提升。關稅可能導致Q2季節性波動,但影響預計集中第三季初,長期業績目標衝擊有限。祥碩(5269)首季營收25.1億元,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6.39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毛利率為55%。祥碩表示,第一季營收與獲利成長動能來自代工產品終端需求強勁。展望第二季,祥碩預期,自有品牌與代工服務均穩健成長,整體營收優於第一季。全年營運目標維持雙位數營收成長目標不變。維持毛利率在50%∼55%,為公司長期政策。祥碩認為,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可控,因北美市場僅占主機板出貨1∼2成。原相(3227)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單季營收23.48億元,季增2%,年增34.2%,稅後純益5.45億元,年增87.3%,季減2.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65元。原相認為,第二季營收有望持平至小增,但將匯率納入考量下,營收將可能略減。法人估保守估單季EPS約可達3.43元。法人基於羅技對於未來展望的撤回,下調原相今年獲利預估,但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稅後純益22.23億元,EPS達14.9元。創惟(6104)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達10.32億元,年增65.4%,毛利率56.5%創六季新高,稅後純益2.14億元,季增59.3%,年增502.4%,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35元,均優於市場預期。創惟4月營收達3.91億元,為金融海嘯以來單月新高。營收成長動能來自日系與美系訂單挹注、高毛利新品出貨比重提升,以及庫存跌價回沖。今年創惟下半年營運動能有望優於上半年。
🔘PCB製造_3044 健鼎 、2313 華通:
健鼎(3044)第一季財報表現優預期,凱基投顧維持「買進」投資評等。目前健鼎接單與出貨正常。毛利率部分,新台幣相對美元雖升值,但台灣產能少,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為穩定,因此,推估本季毛利率波動不大。華通(2313)首季財報亮眼,產品結構優化使毛利率優異。統一投顧看好華通衛星添財火,消費性市占率提升,樂觀看待後市。華通4月營收65.01億元,月增4%。
🔘半導體設備_6187 萬潤:
萬潤(6187)4月營收4.86億,月增9.5%、年增46.07%,寫同期新高;累計前四個月營收約17.22億,年增63.02%。市場法人表示,受惠新一波先進封裝交機高峰來臨,預期公司第二季營收有望優於第一季表現
🔘半導體製程支援_8028 昇陽半導體:
昇陽半導體(8028)於13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受惠於再生晶圓需求強勁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第一季稅後每股純益(EPS)達1.34元,創歷史新高。單季毛利率37.3%、營業利益率23.9%、稅後純益率21.3%,三大獲利指標均創上市以來最佳表現。隨著全球晶圓代工先進製程不斷擴產,再生晶圓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勢頭。訂單能見度清晰。
🔘石英元件_3042 晶技:
晶技(3042)4月營收年、月雙增,且皆達兩位數成長。公司指出,4月營收有著明顯成長主因在於客戶因應90天關稅暫緩期拉貨力道比較強勁。4月營收12.7億元,月增17.7%、年增27.75%。今年前四個月累計營收44.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37%。今年第一季營收則達31.66億元,稅後純益4.7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38元。預期5月拉貨力道仍在,但應會較4月稍微減輕。依照目前訂單情況來看,晶技第二季表現有望優於第一季。
🔘記憶體/儲存_2344 華邦電 、3260 威剛:
華邦電(2344)全球首家導入後量子加密安全閃存技術。威剛(3260)2025年第一季繳出營業利益及稅前盈餘兩大獲利指標,雙雙大幅躍升。第一季合併營收為99.08億元,毛利率13.77%,營業利益4.21億元,季增93.41%,稅前盈餘季增105.62%至7.42億元,稅後純益5.26億元,季增逾七成。以加權平均股數3.06億股計算,每股稅後純益(EPS)1.72元。第一季DRAM模組占整體營收比重達56.47%,SSD為30.55%,記憶卡、隨身碟與其他產品占比12.98%。陳立白樂觀看待營運將維持高度成長動能,認為該公司獲利績效也可望更上一層樓。
🔘連接/零組件_6190 萬泰科 、5457 宣德:
萬泰科技(6190)第一季合併營收22.62億元,年增32.67%,受惠產品組合優化與成本費用控制,挹注第一季營業利益1.41億元、年增45.35%,歸屬於母公司稅後純益1.16億元,年增49.58%,EPS達0.72元,年增44%,締造單季第三高EPS成績單。AI伺服器高速線材已於第二季進入出貨階段。萬泰科維持2025全年營收年增20%∼25%目標。因早已布局東南亞產能,對應關稅風險的調節彈性相較同業具明顯優勢。宣德(5457)首季獲利繳年、季雙增財報成績單,單季每股稅後純益1.09元。根據宣德財報,第一季營收53.88億元,毛利率、營益率分別達18.05%、5.22%,單季稅後純益1.88億元,年增347.5%、季增229.8%。宣德統計,目前直接銷美營收占比約5%,關稅影響不大。2024年中國及非中國產能約55比45,隨著越南廠、墨西哥廠陸續投產,2025年非中國產能可望攀升至52%。
🔘散熱_3653 健策 、3017 奇鋐:
散熱股王健策(3653)首季交出亮眼成績單,單季營收達47.52億元,季增7.53%,年增65.91%;稅後純益13.71億元,季增25.78%、年增高達92.83%,每股稅後純益(EPS)達9.59元,不僅營收與獲利同步刷新單季歷史新高,毛利率亦升至44.91%的高檔水準。4月營收達18.21億元,年增達65.59%,再度改寫單月營收紀錄;累計前四月營收為65.73億元,年增65.82%,亦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法人預期,健策全年營收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態勢。散熱大廠奇鋐(3017)第一季營收233.33億元,年增52.42%;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8.28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且營收及獲利雙創單季新高。奇鋐財務長陳易成認為,如果沒有系統性風險,全年毛利率有信心逐季上揚,且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成長。奇鋐伺服器相關營收比重占逾6成,年增近125%。液冷模組表現亮眼。法人看好奇鋐營收將逐季成長,第二季可望季增15%∼20%。AI伺服器營收可望推升伺服器產品占比突破4成。奇鋐正加速擴張越南基地。
🔘軸承/AI零組件_6805 富世達:
軸承廠富世達(6805)營收逐月升溫,4月營收8.5億元,年增40.32%。法人預期,第二季手機產品營收將有季增表現。富世達第一季EPS 5.2元,季減14%、年增59%,符合市場預期。但是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則低於市場預估,主要是產能利用率較低、手機產品轉換期等因素。富世達積極切入AI伺服器水冷零組件,伺服器滑軌新專案將於5月開始出貨,浮動接頭出貨量逐步提升。法人評估,富世達為GB200浮動接頭的主要供應商。
🔘電腦系統_2357 華碩:
華碩(2357)第一季品牌合併營收以1,351.88億元,創下單季新高,業外除有匯兌收益挹注,加上去年第四季提列的未收呆帳回沖,拉抬其稅後純益較上季翻了逾七倍、年增135%,達127.9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7.2元,亦同步刷新單季獲利新高紀錄。展望第二季,華碩預期PC業務季增25∼30%,板卡業務及包括AI伺服器在內的伺服器業務季增10%。AI伺服器方面,第一季該業務營收比重約占高個位數,GB200放量時程落在第二季,華碩仍以全年度占整體營收15%為目標。華碩美國業務比重約占整體營收的15%以下。
🔘精密運動控制/機器人_4576 大銀微系統:
大銀微系統(4576)第一季EPS達0.44元,創近十季新高。大銀奈米及微米級定位平台訂單主要來自半導體產業,訂單能見度4∼5個月,部分長單看到年底。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訂單以智慧製造及自動化產業為主,訂單能見度1.5個月。攜手上銀、美國矽谷新創公司開發AI物流機器人,預計年底小批量生產。
🔘顯示器/週邊製造_2489 瑞軒:
顯示器代工廠瑞軒(2489)公布第一季財報,營運淡季不淡,營收維持在53.18億元的水準,稅後純益2.1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2元。瑞軒第一季合併營收53.18億元,年增23%,毛利率10.31%,營業利益5,812萬元。第一季出貨量 、滑鼠和Webcam約900萬台,電視和高階OLED監視器約62萬台。近期有客戶提前拉貨需求。展望第二季,拉貨動能維持到6月中。電視比重已降到40%、高階的電競監視器比重也有40%。
🔘生技與醫藥_4123 晟德:
晟德(4123)第一季營收3.79億元,年增4.25%,營業利益年增9.33%,因金融資產評價轉正為獲利7.83億元,採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失1.09億元,稅後純益5.49億元,EPS為0.76元。晟德強調,因商業模式或主要目標市場並未直接對應美國,公司與旗下核心企業受影響程度屬中低,美關稅議題總體風險可控。首季金融資產評價由負轉正,主要受惠香港資本市場回溫。
🔘汽車_2207 和泰車:
和泰汽車(2207)首季營收730.61億元、年增3.83%,續創同期新高,但受轉投資事業影響,首季稅後純益43.08億元、年減26.8%,EPS為7.73元。TOYOTA以及LEXUS,第一季領牌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合計市占率亦達到41.1%。第一季獲利衰退主要受到轉投資事業獲利貢獻較去年同期減少。
🔘居家用品_8464 億豐:
億豐(8464)第一季財報表現亮眼,合併營收72.73億元、年增15.2%,稅後純益達17.78億元、年增24.4%,每股稅後純益(EPS)達6.07元。毛利年增24.1%、營業利益年增35.2%。墨西哥廠營運效益持續提升。歐亞電商直營穩健成長。儘管北美窗簾市場第一季需求依然低迷,公司在市場疲弱中脫穎而出,進一步擴大北美客製窗簾的市占率。公司自4月中旬起,調高客製化窗簾價格。墨西哥客製化窗簾廠因符合「美墨加協定」享有零關稅待遇。墨西哥第二期廠區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產。
🔘建材_2504 國產建材:
國內最大預拌混凝土廠國產建材(2504)指出,國內外科技大廠持續在全台建廠布局,加上綠色低碳的高端混凝土接續推出,因此掌握強勁內需商機,創造營運成長。國產手中庫存訂單能見度達16個月以上,預期今年業績應仍可維持穩健成長。前四月國內營收63.48億元、年增4.89%,創同期最高紀錄。首季營業毛利率達25.51%,年增0.59個百分點。展望今年,預期今年仍能維持成長軌道。南港大型開發案預計2027年底完工。
🔘貨櫃海運_ 長榮 、 陽明 、 萬海:
貨櫃海運三雄首季聯手大賺438.66億元,主要受惠運價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長榮首季獲利273.58億元、年增57.39%,每股稅後純益(EPS)12.64元;陽明77.76億元、EPS為2.23元;萬海87.32億元、年增88.88%,EPS為3.11元。長榮首季合併營收1,099.71億元、年增24.07%。陽明首季合併營收455.1億元、年增3.9%。萬海首季合併營收370.9億元、年增34.3%。萬海(2615)5月外資買超2.7萬張,累計今年以來買超9.3萬張。萬海認為區域地緣政治衝突和國際匯兌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將審慎調整航線布局。今年1到4月亞洲區域航線運費年增3成。美國線長約合約價年增3到4成。
🔘製鞋_9802 鈺齊-KY:
鈺齊-KY(9802)4月合併營收14.91億元,月增25.66%、年增39.11%,已明顯脫離首季營運低點。近五日外資累計買超638張,投信累計賣超594張,及自營商累計買超75張,且三大法人持股比重達57.04%。
🔘影像/光學_2374 佳能:
佳能(2374)第一季營收14.92億元,季減11%、年增18.4%,毛利率29.3%,稅後純益8,721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元。第一季營收表現強勁,年增18%,得益於旗下消費性影像應用產品出貨,特別是360度環景攝影機訂單的持續增溫。預期今年營收仍有雙位數成長的機會。第一季以影像應用為大宗,占比達65%,光學模組10%、車載及AI邊緣應用產品15%,研發設計費用(NRE)10%。針對美中關稅休戰90天客戶是否有拉貨跡象?佳能說明,先前看到有往前拉貨的可能性。
🔘機械_4571 鈞興-KY 、1528 恩德 、1531 高林股 、4552 力達-KY 、1570 力肯:
精密齒輪廠鈞興-KY(4571)第一季EPS達3.0元,創單季新高。首季合併營收8.55億元、本業獲利1.49億元,稅後純益1.55億元。電動工具及園林工具機客戶因應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而提前出貨。恩德(1528)第一季合併營收5.63億元,本業雖虧損0.18億元,單季稅後純益0.1億元,EPS為0.05元,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高林股(1531)第一季合併營收4.11億元,本業獲利388.9萬元,首季稅後純益0.31億元,EPS從去年同期的0.09元回升至0.17元。力達-KY(4552)第一季合併營收7.83億元,本業獲利回升至0.96億元,稅後純益0.75億元,EPS從去年同期的0.25元翻倍增加至0.63元。力肯(1570)第一季合併營收1.21億元、本業獲利0.22億元,稅後純益0.22億元,EPS由去年同期的0.14元回升至0.43元。
🔘觀光餐旅_2707 晶華:
晶華(2707)受惠於國際商旅穩定回流、農曆新年和寒假內需暢旺、企業春酒訂席回溫等利多,帶動第一季合併營收18.55億元、年增6.18%,創同期新高。然因太魯閣晶英還未恢復去年403地震前的表現,晶華第一季稅後純益4.02億元、年減5.32%,EPS為3.16元。若排除太魯閣晶英因素,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將年增2.19%,EPS則比去年同期增加0.07元。在端午送禮及畢業季謝師餐會的商機驅動下,晶華評估5、6月的餐飲營收將亮麗,台北晶華及台南晶英的粽禮業績預計可較去年成長10%、達到2,300萬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