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台積電(2330)
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10 日)公佈 2025 年 1 月營收報告,單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2,932 億 8,800 萬元,較上月成長 5.4%,年增幅更高達 35.9%,表現符合市場預期,並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受惠於 AI 晶片需求強勁,先進製程與封裝產能滿載,即便 1 月 21 日台灣發生規模 6.4 的地震,影響部分晶圓生產,台積電仍展現強勁韌性,全年財測未受影響。
台積電指出,台灣 1 月 21 日發生地震,隨後農曆春節期間也發生多次餘震,雖然各晶圓廠並未出現結構性損毀,供水、電力、工安系統與營運皆維持正常,但一定數量的生產中晶圓受影響。初步估算,本次地震損失約新台幣 53 億元,並將於 2025 年第一季財報中認列。不過,台積電強調,公司正全力補足生產損失,第一季合併營收仍可望達到 250 億至 258 億美元的財測低標,毛利率預估維持 57% 至 59%,營業利益率則介於 46.5% 至 48.5% 之間,顯示財務體質仍然穩健。
本次營收表現的亮點在於 AI 晶片需求持續飆升,推動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的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成為台積電營收成長的重要驅動力。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台積電的基本面依舊穩固,AI 趨勢不變,長期展望仍然樂觀。然而,近期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重返政壇,其對半導體產業的政策變數仍需關注,市場正密切觀察台積電如何應對未來潛在的貿易與關稅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將於 2 月 12 日在美國召開董事會,這是公司成立 37 年來首次將董事會移師海外舉行。由於當前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科技產業施加更多關稅限制,此次會議格外受市場關注。業界預期,台積電可能在會議中討論如何應對國際政經變局,並進一步釐清全球供應鏈佈局的策略方向。
整體而言,台積電 1 月營收在 AI 熱潮助攻下創下歷史次高,雖然地震帶來短期影響,但不影響全年營運展望,展現其強大的競爭力與市場掌控能力。隨著 AI 技術應用的深化,台積電仍將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推手,未來動向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