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股神 群益槓桿交易開戶

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再現水圳魅力!理財周刊

[閱文紀錄]1460 次讀取 本主題只有一頁 發表新文章 回覆該文章:::...
複製分享賺分潤說明

  預約作者
請  
收通知

發表時間 

0

桃園千塘之鄉的美名,來自先天地理條件因缺乏河川水源,土壤貧脊。農民為了灌溉,挖埤塘蓄水,造就桃園台地群水塘遍布,而有千塘鄉之美稱。

後來,隨著都市化,許多埤塘漸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桃園大圳,以及二戰後完工的石門水庫與石門大圳,兩大灌溉系統可說是桃園地區農漁牧業興盛的重要功臣。

綿密的水圳網絡與埤塘造就桃園獨一無二的水文化。這幾年桃園市政府與農田水利署陸續進行水圳與埤塘的整治與綠美化工程,讓過往肩負給水大任的水圳與埤塘,轉身變成居民親近自然之所。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就將所管轄的八德埤塘打造成生態公園,豐富的埤塘生態與舒適的環湖步道,成為桃園民眾親水、踏青的好去處;另外楊梅富岡三連陂不僅開發環湖步道,更融合白鷺鷥地景裝置藝術,展現埤塘與裝置藝術相互輝映之美。

除了埤塘整治工程之外,在老街溪全流域整治計畫中,桃園市政府與石門管理處啟動石門大圳休憩路廊串聯工程,打通老街溪上游長約9.6公里自行車道,串聯八字圳及石門大圳步道系統,打造親水綠帶與自行車道,讓騎乘民眾體驗桃園地區的歷史人文與生態。

石門管理處每年都會舉辦鐵馬巡禮活動,帶領車友一同騎遊水圳綠帶,感受活化後的水圳與埤塘魅力。

水圳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沿著水圳所經之地,仍能從地景、地貌中窺見先民辛勤開墾的歲月足跡。然而這些故事與文化隨著時代遞嬗,如何能源遠流長?或許透過水圳周邊的地景維護及轉化,拉近市民與水圳的關係,便能再現水圳文化的價值與魅力。

0


部分文章及圖表可能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

最新熱銷優惠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