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準會暴力升息讓矽谷銀行不支倒地,接下來美國中小型銀行恐雨天收傘,新創公司一旦相繼倒下,將是高評價科技股隱憂,市場資金轉向衰退、降息交易就是先兆。
近期美國三家銀行接連倒閉,歐洲的瑞士信貸破產前被收購,將引來各政府對金融業更嚴的監管,金融業本身也將變得保守,投資或貸款都會開始停看聽,加上擔心積蓄歸零的美國民眾紛紛將存款從中小型銀行提出轉存大到不能倒的大型銀行,美國中小型銀行為保護流動性,勢必會提高放款標準,讓信貸環境面臨風險。
流動性保衛戰 美國中小型銀行恐雨天收傘
中小型銀行在美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信貸成長的主要引擎,信貸又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燃料。根據高盛的報告指出,美國資產低於二五○○億美元的銀行承擔了美國約五○%的商業及工業貸款。其中,中小型銀行更承擔美國六成住房貸款及八成商業地產貸款。
一旦美國中小型的貸款政策趨向保守、緊縮,將為美國企業帶來大問題,因為企業可能失去未使用的信貸額度,又難以再申請新額度。同時也可能導致民眾更難獲得汽車貸款、消費貸款及房地產抵押貸款,甚至是信用卡貸款。高盛預估中小銀行收緊貸款標準對市場需求的影響相當於聯準會升息一碼至二碼,而在民眾消費與企業投資受到壓抑下,美國經濟難逃衝擊,對未來十二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機率的預測,也由原先的二五%上修至三五%。
新創公司最先倒下 高評價科技股的隱憂
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國新創公司會是在金融業收緊銀根後最先倒下的企業,預估美國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今年資金需求約三千億美元,估值低於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也需要二五○○億美元的資金才能維持現狀。隨著銀行借貸成本上升及貸款政策轉趨保守,新創公司將越來越難找到利率低於十%的資金,因此預測大批新創公司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倒閉。
另外,這些公司為了募集所需的營運資金,也可能被迫透過次級市場降價求售,進一步壓縮公司估值。新創公司倒閉對未來科技業創新發展將帶來負面影響,估值調整也會傳導至相關科技產業,成為未來科技股修正的潛在風險。
對經濟衰退機率增加的預期也將牽動美國民眾的消費信心,根據密西根大學三月十七日公佈的三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已從前一月的六七降至六三.四%,低於市場預期的六七。考量三月初值是在矽谷銀行倒閉之前訪查完成,月底公布的三月終值將會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影響市場對於消費性產品需求復甦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