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股神 群益槓桿交易開戶

矽谷銀行如何在48小時內螺旋式崩盤?林梵心

[閱文紀錄]4675 次讀取 本主題只有一頁 發表新文章 回覆該文章:::...
複製分享賺分潤說明

  預約作者
請  
收通知

發表時間 
轉貼

5

相關個股:數字(5287)

美國歷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矽谷銀行如何在48小時內螺旋式崩盤?

本週三,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簡稱 SVB,交易代號:SIVB)還是一家資本充足、服務矽谷新創公司與創投的大銀行,規模是美國第 16 大的銀行。

週五,美國加州政府的監管機構關閉該銀行並扣押存款,股票因連續兩天都下跌超過 60% 而停止交易,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在科技首都矽谷營運了 40 年的矽谷銀行,結束運作。根據存款保險機制,每位存款人有 25 萬美元的保障,可在下週一取得額度內自己的資金,但是超過額度的部分有待清算。

這 48 小時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又會有什麼後續效應?讓我們一一解析。

升息緊縮資金,矽谷新創持續提款以維持營運
矽谷銀行的營運其實沒什麼問題,不過美國聯準會於 2022 年進行非常猛烈的升息,緊縮資金的同時也造成矽谷科技新創很難透過 IPO、私募等方式取得資金。

為了維持營運持續從矽谷銀行提款來維持營運,這成了矽谷銀行流動性逐漸出問題的第一個原因,但矽谷銀行並不是沒有錢。

矽谷銀行風險管理不當,升息期間持有太多債券
為了應付持續的提款需求,矽谷銀行只能變賣自己持有的資產。問題是矽谷銀行持有的資產為債券,本來債券是相對安全的保守性資產,但遇到了猛烈的升息,債券反而變成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債券的殖利率與價格成反比,升息如果也拉升了債券的殖利率,則市場價格就會下跌,債券的年期越長,下跌幅度就越大,例如二十年期債券,在殖利率上升 1% 的情況下,可能價格會下跌達 20%。

矽谷銀行如果純粹做存款與放款業務,賺取中間的利差,其實風險很低,但先前美國的利率極低,利差小,而矽谷銀行在矽谷的角色更像是新創與創投之間的金流服務,因此放款業務原本就做得不是太理想,於是更需要另外拓展財源,因此就購入了許多低風險的債券,有相當大比例其實是美國公債,卻沒有料到這波在通膨之下的升息這麼兇猛,又遇上被持續提領到沒有現金。

根據矽谷銀行的說法,為了提供流動性,不得不變賣手頭上所有的債券,高達 210 億美元的規模,最後實現了 18 億美元的虧損。其實算一算數學也知道,矽谷銀行就算虧了 18 億美元,也還有將近 200 億美元的資產啊!

矽谷銀行也的確覺得自己沒問題,不過為了確保營運,週四宣布現金增資計畫,打算募 22.5 億美元,算是補回虧損的部位,這讓整個事件因此而曝光,結果市場認為矽谷銀行出問題了,股價大跌、存款戶瘋狂提領,原本沒問題也就真的出問題了。

科技大佬無情再打一拳,矽谷銀行就此倒地不起
如果大家對矽谷銀行還有信心,矽谷銀行可以順利增資,股價也沒崩跌,能維持住流動性,或許一切都回歸正常。但矽谷大佬 Peter Thiel 卻站出來呼籲,尤其是建議他主持的 Founders Fund 投資組合中所投資的新創敢進從矽谷銀行中撤走資金,這無疑對矽谷銀行是一記重拳。

還記得前面的幾個數字嗎?賣掉了210 億美元的債券,虧損了 18 億美元,打算增資 22.5 億美元。結果市場失去信心之後,瘋狂擠兌,到週四結束,矽谷銀行被領走了 420 億美元,現金餘額更是已經是負的將近 10 億美元之多。

恐慌帶動恐慌,不信任造成更多不信任,除了 Founders Fund,還有 Union Square Ventures 和 Coatue Management 等創投也都紛紛呼籲自己投資的新創趕快撤資,擠兌的情況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完全無法逆轉,矽谷銀行終究只能關門。

恐怕不只矽谷銀行,還有其他十家銀行可能會被狙擊
矽谷銀行本不該掛,但還是掛了,難道其他銀行就沒事嗎?先來看看以賺取息差為主的商業銀行,在息差利潤上,是不是有人賺不到錢了?根據 MarketWatch 的報導,總資產超過 100 億美元的美國銀行中,去掉投資銀行,以 108 家商業銀行來檢驗,在去年第四季的息差利潤,矽谷銀行雖然狀況不好,但風險程度也排在第 11 名,換句話說有 10 家銀行比矽谷銀行更危險。

接下來,看看在證券投資上的表現,矽谷銀行因為債券投資虧損,那麼其他銀行又如何呢?統計之後,有 20 家銀行如果被迫賣掉資產,實現虧損,情況可能將會很危急。簡單來說,矽谷銀行不是最糟的,甚至可以說情況還不差,但就是在失去信心之後,再也無法挽救,而且發生的速度太快,無論是誰出手,恐怕都來不及。

矽谷銀行倒閉,裡面的錢就真的領不出來了,接下來會牽連哪些企業?恐怕會有連鎖反應了。到了週六,先是加密貨幣的第二大穩定幣 USDC 有 33 億美元在矽谷銀行,然後串流平台 Roku 也說自己有 19 億美元在矽谷銀行。更有人認為,下週開始會有很多矽谷新創發不出薪水了,因為錢都在矽谷銀行裡面。

平心而論,矽谷銀行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在其他銀行,但失去信心造成的瘋狂撤資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難以估計,如果市場夠理性,那麼大概就只有矽谷銀行,再加上其新創客戶會受到衝擊。但如果前面所述比矽谷銀行更危險的 10 家銀行也被恐慌擠兌,那麼影響的程度就不是現在可以想像的了。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6%AD%B7%E5%8F%B2%E4%B8%8A%E7%AC%AC%E4%BA%8C%E5%A4%A7%E9%8A%80%E8%A1%8C%E5%80%92%E9%96%89%E4%BA%8B%E4%BB%B6-%E7%9F%BD%E8%B0%B7%E9%8A%80%E8%A1%8C%E5%A6%82%E4%BD%95%E5%9C%A848%E5%B0%8F%E6%99%82%E5%85%A7%E8%9E%BA%E6%97%8B%E5%BC%8F%E5%B4%A9%E7%9B%A4-142600474.html
====================================================================================================================================
矽谷銀行事件所衍伸出的問題,其實正說明了目前國際債券市場上的潛在風險!!
分享給大家再看看到底什麼是矽谷銀行,而這個事件的導火線又是如何產生!!
最後就是各位要懂得思考與判讀後續到底還會產生哪些影響?
雖然這應該不會造成所謂美國金融體系立即的流動性風險也暫時不會達到全球系統性風險的程度
不過這只是美國整個金融環境惡化的冰山一角,這是個爆雷警訊!!!
後續會出現類似問題的恐怕也不只是矽谷銀行 SVB 一家 ~~~~~~

5


最新熱銷優惠

外資操盤人

  回覆時間 2023/03/12 13:47:56


矽谷銀行應該不是投資銀行,擴及面不會太大,只限在美國本地,不會像雷曼銀行,銷售的商品全世界都有,影響力才大

淡江大學王高成教授:
何謂92共識:
兩岸在1992年在香港會談後透過傳真往來,所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對於一個中國的看法)的事件,此有傳真稿為憑,不容否認,連民進黨執政時期都認為有此事擬稱它為92精神o
外資操盤人的信念、台灣需要與中國大陸續簽:服貿、貨貿、加入RCEP

林梵心

  回覆時間 2023/03/12 15:15:34


【美國金融體系潛藏大雷早有警告?監管機構能力受質疑】

週一,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主席在華盛頓召開的銀行家會議上警告說,美國金融體系中潛藏著6200億美元的風險。截至週五,就已經有兩家銀行跪了。
在Silvergate崩潰以及規模更大的SVB金融集團本週破產之前,美國監管機構是否足夠早地看到了正在醞釀的危機,並採取了足夠多的行動,目前已成為一場全國性辯論的話題。
值得肯定的是,FDIC主席本週的講話並不是他第一次表達對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充斥著低收益債券的擔憂,這些債券在美聯儲速加息期間損失了數千億美元的價值。如果提現迫使銀行出售這些資產並出現虧損,這加大了銀行倒閉的風險。


林梵心

  回覆時間 2023/03/13 01:00:15


「矽谷銀行暴雷」引發連鎖反應!多家地區性銀行遭擠兌「股價暴跌」

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引爆銀行業股災,美國政府緊急介入,勒令該行關閉並接管,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銀行倒閉案,拖累全球銀行業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並導致多家美國地區性銀行在美東時間10日遭到擠兌、股價暴跌,受害者包括First Republic Bank、Signature Bank、PacWest Bancorp 和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

綜合CNBC、DailyMail、The Hindu BusinessLine的報導,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於10日關閉了「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矽谷銀行,並將美國聯盟存款保險公司(FDIC)指定為接收方,介入後續存款保險事宜。白宮經濟顧問擔憂,矽谷銀行的危機是否會蔓延成一個更有系統性的危機。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也紛紛盯緊當地銀行系統。

矽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恐慌情緒在金融界蔓延。
報導指出,排名前10的美國地區性銀行最有可能面臨壓力,其中就包括和矽谷銀行一樣總部位於加州的First Republic Bank。

First Republic Bank在10日早盤一度暴跌52%,之後跌勢迅速收斂,尾盤仍大跌15%,而PacWest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的股價也分別崩跌超過30%;Signature Bank的股價則下跌了約25%。主要銀行中,摩根大通上漲1%;花旗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各下跌約1.5%;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均下跌近2%。

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

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10日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

對此,聖地亞哥大學金融學教授(Dan Roccato)指出,「我認為不一定會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的危機,但暴雷事件不是一次性的,我擔憂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事件被悄然引爆。」
報導進一步指出,矽谷銀行出售的大部分資產都是美國國債,它們沒有違約風險,且會在到期時保值。
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則涉及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些證券的價值在當時因住房貸款違約而暴跌。

部分人士將這場金融動盪歸咎於聯準會的激進升息,自去年以來聯準會不斷大幅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膨,但借貸成本的上升將導致經濟活動放緩,拉低各式資產價格,從而引發泡沫破裂及流動性危機。

https://ctinews.com/news/items/rbW4zo63xL


jj駿
沒有設定個性圖像

X 1
  回覆時間 2023/03/16 14:26:23


了解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