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期貨開戶 群益外匯開戶

世界工廠遷徙潮 供應鏈版圖全球開花先探投資週刊

[閱文紀錄]764 次讀取 本主題只有一頁 發表新文章 回覆該文章:::...
複製分享賺分潤說明

  預約作者
請  
收通知

發表時間 
原創

0


中國世界工廠的競爭優勢逐步被削弱,全球供應鏈版圖面臨大洗牌,率先完成生產基地移轉的企業就能在洪流中站穩陣腳取得先機。

【文/吳禹潼】

美中角力戰持續延燒,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對中國祭出的先進晶片設備出口禁令,日本、荷蘭已同意跟進,再加上荷蘭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也指出「政府之間對達成協議已取得進展」,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將管制措施擴大成追加了日本、荷蘭的多國間框架,包括: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EL)、Nikon、艾司摩爾等主要晶片設備供應商都被涵蓋在內。越發激烈的手段可以看出,美國打擊中國市場尚未手軟,生產基地位在中國的廠商難逃波及進而面臨龐大壓力。

中國生產優勢被削弱

其實,自從貿易戰開打以來,生產基地的問題就在市場當中引起廣泛討論,在關稅壁壘的干擾之下,將原先布局在中國產能遷移到海外各地的趨勢已漸漸成形,後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中國政府宣布大規模封城同時又強化清零政策,導致中國原先具備的生產優勢逐漸削弱,再加上美國和中國在半導體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升高,促使華府在去年十月對中國祭出幾近全面性的半導體出口禁令,從設備、技術到人才一條龍的禁止,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瞬間被掐住脖子,也加快了各個科技大廠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的速度。

綜觀半導體產業鏈的移轉,科技大廠包括:蘋果、戴爾、惠普、高通、英特爾、超微、輝達等都已著手調整其生產策略,回過頭來看台廠,法人指出,台積電、封測產業都會成為美國禁止晶片輸入中國首當其衝的族群,根據經濟部統計,中國的半導體大約有三六%是由台灣進口,因此,換一個角度來看,若是美國政府的晶片新禁令嚴格實施,過去台灣半導體業出口中國的常態,勢必得面臨相當大的調整幅度。

其中,處於兩強相爭風暴中心的台積電,處境相對較為艱難,回顧過去台積電的海外布局,二○一五年宣布到南京設立以十六奈米製程為主的產線、一六年南京廠正式動工、一八年舉行量產典禮,中國市場確實被視為台積電將生產基地從台灣跨出的第一步。時隔兩年的時間,台積電再度在二○二○年宣布將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十二吋先進產能廠房;二一年宣布在日本茨城縣筑波市設立3D IC材料研發中心,同年十月再宣告未來將在熊本設廠,可以看出,在地緣政治衝突逐步升溫的前提下,台積電到海外設廠、分散風險,已是勢在必行。

台積電牽動全球半導體版圖

台積電的每一步動作都牽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變化,去年底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設備到廠典禮,宣告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經過一年半土建與基礎建設後,準備步入量產準備期,台積電在這個重大里程碑的慶典上,更進一步宣布加碼美國投資金額至四○○億美元,創美國史上外商直接投資最大個案之一,台積電在美投資進一步擴大,可被解讀成台積電正努力在地緣政治與商業利益當中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台積電目前也計畫在德國建廠,並且有可能在東部城市德累斯頓設廠,或將成為台積電在歐洲投資建造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除了台積電以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經濟,要如何在美中科技戰的兩強之爭當中站穩腳步,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外,眾多台廠也被席捲在供應鏈洗牌的洪流之中,台灣過往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可說是相當高,向來被視作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因為具備廣大的市場與人口紅利,因此過去不但是台商海外投資的大本營,也是台灣出口占比最高的市場,惟,伴隨著台灣政府為降低對對中國經濟過度依賴的風險,進而推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包括東協十國、南亞六國以及澳洲和紐西蘭也躍居成為台商布局生產基地的新寵。

隨著美國狠下心要與中國脫鉤,牽動全球供應鏈大重組,「中國製」和「非中國製」的兩大供應鏈儼然成形,細數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優勢,光是人口紅利就足以中國匹敵,根據統計,東協十國人口數總計達六.七四億人左右,約占全球人口八.六%,平均薪資僅僅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若加上印度龐大的十四億人口,對於要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人口紅利應非難事。

至於貿易關稅協定的優勢,則是另一個有望勝出的關鍵,進一步來看,東協國家除了積極布局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訂,東協十國更自行簽訂東協經濟共同體(AEC),進一步整合成東協共同市場,並已納入全球兩大區域型貿易協定,相較可能會被加徵關稅的中國,東協國家脫穎而出的關鍵不言而喻,綜合總總因素,法人認為,未來將會形成中國訂單留在當地生產,非中國地區訂單將移往東南亞國家製造的供應鏈型態。

東協各國產業聚落明顯

將東協各國一字排開來看,各國的產業聚落型態也逐步成形,首先是致力於布局高利潤、加值導向產業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吸引了眾多半導體產業聚集在此地,包括英特爾、恩智浦、美光、英飛凌、德州儀器、格羅方德等,台廠中亦有台積電、世界、聯電、日月光投控等也都在當地設廠。而越南則是鄰近中國具備地利之便,再加上有利出口的海岸線,雖然較晚開放,但仍然是台商傳產的重要據點,再加上簽署善用FTA增加外銷競爭力,台廠的成衣紡織、製鞋、食品加工業都在此擁有完善的產業鏈。

相較於較晚才開放的越南,泰國則是自一九七○年代起就積極發展汽車產業,由於生產聚落完整,如今也吸引了眾多零組件廠跟進。至於市場、原料、製造成本相對低的印尼以及被視作未來全球最大潛在商機市場的印度,當然也都是這一波生產基地大遷徙浪潮下,全球業者的心之所向。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3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外資回流 剛開始而已
◎特別企劃:透視電子組裝廠的遷徙之路
◎焦點議題:法說會指引 風往哪兒吹?
◎國際趨勢:特斯拉反彈勁道有多強?
◎產業脈動:高速傳輸IC 這幾檔要飆速了
【最新活動看板】
◎先探i投資YouTube開播了
◎財訊快報 理財年鑑 好評熱銷中
◎加入先探Telegram掌握第一手投資情報!
◎先探【Pressplay】乙哥聊天室 強棒出擊
◎跟著生技女王腳步,奠定生技產業基本功
◎訂先探一季免費送《觀音 周蘇宗臺語詩》
◎訂先探一年贈《Lynx真空環保隨行杯(附杯套)900ml》二個

0



部分文章及圖表可能未完 請見《先探投資週刊》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
投資人必備股市參考書《上市櫃股市總覽》

聚財線上投資講堂+更多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