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冠軍(1806)
20221106 股市(大陸A股)觀點-補充
當然不是永遠只以二十年均價線作為長期投資買點條件,而是在以下總體基本分析*以後*才看技術線決定買點。
以前多次談及的生產總值與廣義貨幣或股市總值的比例是衡量價值與價格差距的基礎,決定灌水泡沫的尺寸,是趨利避凶的鐵尺,而實體經濟表現則為價值地基。
例如,以各國經濟主要參數,例如廣義貨幣超發量,公私負債與生產總值比,通膨率與成長率差距,以決定那個經濟體最強。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整理更新的很好。
再看產業區塊表現趨勢,這類資料多入牛毛各選喜好,再從成長前景好的產業中篩選長期穩定的冠軍,通常是最老最大的,例外極少,多是騙局。
最好不要碰大陸指數類產品,因為大陸的負債與超發貨幣還看不到解藥,上十年習近平也許不瞭解也不夠集權,這十年還不能將總體負債由390%降到20%,超發貨幣由255%降到90%就不妙了。
成功降減是大家的功勞,反之則是習近平的歷史責任。
當然,與更爛的經濟體比較以自我安慰是無意義的,中國的偉大是歷史獨立性的,不是比較性的。
陸股大體還是受紅色貪腐結構與美英西歐猶太人控制,起伏劇烈,因為這些人都是玩高倍數杆桿賺價差,無內線愛看股價的股民只是無法安眠的韭菜。
台灣五十歲以下的關注分析大陸好公司是好事,台灣的超發九倍廣義貨幣災難是無解的,即使共產黨仍支持台獨以滅國民黨的慣性思維不變。
多黨選舉的經濟體都有政治意識毀壞經濟發展的趨勢,這是必然的循環週期,人類吃飽撐了就會搞政治意識,經濟垮了餓了才會回頭務實搞經濟,投資要選對循環週期,一生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