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鴻海(2317)、國巨(2327)、智寶(2375)、立隆電(2472)
早已轉型布局車用的日本被動元件廠,在車市需求持續回溫之際,也積極轉嫁不斷上漲的成本,增添車用供應鏈另一利多題材發展方向。目前全球前三大鋁質電容廠均為日本廠,市佔前三名分別為佳美工、尼吉康及陸必功,三家合計拿下全球約一半的市場。
鋁質電容很大比例成本在鋁箔,鋁箔要電鍍,鋁箔及電價合計占鋁質電容成本逾五○%,因電鍍屬於高污染,被收取的環保相關費用也高,加上很多鋁電廠電鍍鋁箔與生產電容不在同一地,運輸成本也衝擊鋁質電容的成本結構,不僅日本,台廠成本也增加不少,鋁電業者都與終端客戶談漲價,只是每家業者漲價狀況不太一樣。
受鋁箔等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及中國限電,鋁質電容龍頭佳美工去年九月已漲過一次價,幅度雖依不同客戶、不同產品而不盡相同,但至少都是五%以上的漲價幅度。第二大廠尼吉康也在今年三月底發出漲價通知,針對所有產品,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調漲十%,新價格將於四月十五日生效。
國內鋁質電容廠立隆電(2472)表示已跟客戶談得差不多,但會觀察日本廠漲價的結果,不會馬上跟進。凱美(2375)也表示,有跟客戶持續討論,雖然鋁一直在漲價,但不會全面漲價,會看個別客戶狀況進行調整,漲幅跟時間點都不會一致。
國內被動元件龍頭旗下的凱美,過去一直跟車用被動元件廠基美(Kemet)有業務合作,在國巨(2327)併購基美後開始為其代工,間接打入車用市場,二○二一年代工營收占比達五%,公司預期今年有機會翻倍。
隨著需求強勁的車用被動元件漲升響起,基美跟上日本廠調漲產品價格應只是時間的問題,凱美也有望間接受惠。國巨與鴻海(2317)合作也將為凱美鋁質電容帶來綜效,因送樣、認證、測試等流程需要時間,預計今年相關訂單會開始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