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新債留17銀行,金額近百億元
在金管會證期局要求下,十七家上市櫃金融機構昨行動一致,公告對雅新債權狀況,含新台幣與美元債權在內,十七家銀行目前持有雅新債權餘額達九六.五億元,且絕大多數為無擔保債務。換言之,十七家銀行除了一銀、華銀擁有雅新內湖總部大樓、龜山廠等擔保品,可抵銷部分債權損失外,其餘銀行公告金額,即為雅新案中的「最大可能損失金額」。
根據公告內容,若不計算擔保品價值、僅看名目債權餘額,包含聯貸、獨貸、信用狀與ECB等借款形式在內,雅新欠債前五大銀行分別為:一銀一四.○三億元、兆豐銀一二.九六億元、中信銀一○.四四億元、華銀九.三億元、彰銀九.一二億元;若將銀行債權餘額扣除擔保品市價計算,前五大債權銀行分別為:兆豐銀一二.九六億元、中信銀一○.四四億元、彰銀九.一二億元、遠銀七億元、合庫六.七七億元。
一銀副總經理周伯蕉強調,雖然金額龐大,但對雅新的債權擔保品包含雅新的內湖營運總部辦公大樓與其他土地及建物,鑑估值合計一三.五七億元,由於擔保品充足,一銀的影響相對較小。
彰銀共貸款給雅新九.一二億元,彰銀表示,先前已提列七○%的備抵呆帳,因此影響不大;華銀則是有龜山廠土地、建物當作擔保,估計值二•六五億元。較特殊的是台灣企銀,不願透露影響金額,僅表示與雅新的子公司創新國際有授信往來,並由雅新擔任連帶保證人,截至目前為止,創新國際的放款繳息正常。
債權銀行團強調,每家銀行都會在年初,估計可能出現的呆帳金額,並提列呆帳,但雅新這種公司的情況,實在是防不勝防,且突然爆發當然引發一場風暴。不過,授信本來就有風險,且年初力霸風暴後,已經全面檢視放款公司結構,不會因為雅新的突發事件,對其他企業緊縮放款。
永豐金控研究總處協理黎方國則表示,雅新壞帳對銀行而言,等於幾百個客人倒帳而已,且金額較大的銀行,本身企業金融市佔率就高,情況並不算嚴重,倒是已經一讀通過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草案」才是金融業的長期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