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精華(1565)、可成(2474)、光明(4420)、世界(5347)、易發(6425)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大年初三發文
心經有六句話應用於操盤:
(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三)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五)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六)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詳解:
〈1〉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白話:經由觀照而明白五蘊皆通向空性,就能度過將來的一切苦難災厄。
解說:五蘊又稱五陰,是佛教的「生理」基礎。人們常說鑽研佛教為「遁入空門」,簡稱「入門」,沒有入門的人被稱作「門外漢」。若將股市比喻為佛教,則鑽研賺錢為遁入空門。照見,觀照而見。反觀內照自己的心。你的心處於怎樣的性質?若是你的心處於沒煩惱的性質,稱為空性,即空的性質、空的狀態。六祖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心就像房間,開燈就明亮,而開燈就像「開悟」。enlightenment是「開悟」的英文,en=in;lighten照亮;ment是名詞字尾。開悟的字面解釋即「處於光明的環境」。操盤手心裡明明白白,就能度過將來的一切苦難災厄。
〈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白話:物質與精神的重要性沒有不同,心理和身體的目標都在追求健康。佛教講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目標也是這樣。
解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物質;空=精神。色=身體;空=心理。佛教的目標是「空」,也就是「空掉煩惱」。以現代的語言來說明,佛教是追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身體健康」並無不同。身體有病容易察覺,心理有病不容易發現,很多操盤手心理有病而無自覺。其實身心都健康的人比較能夠在股市賺錢。
五蘊(五陰):色受想行識
色(形色)➔ 有形有色的身體
受(感受)➔ 眼耳鼻舌身意
想(思想)➔ 抽象的思想
行(運行)➔ 從抽象到具體的運行過程
識(認識)➔ 具體的認識
※※※
色〓物質;身體
受想行識〓精神;心理
有具體的認識,才能在精神方面做決定,然後交由身體執行。
❃❃❃
人由物質與精神組成,物質即身;精神即心。不同於佛家把精神活動分成4種(受、想、行、識),《皇帝內經》〈靈樞•本神〉把精神活動分成10種: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慮、智。精神活動統稱為「心」。
※※※
解釋名詞:
精:天地陰陽的無形精華。
神:陰陽相合(相應)。
魂:陽神曰魂。魂歸於天。動者魂之用。
魄:陰神曰魄。魄歸於地。靜者魄之體。
心:意識與外物接觸的運用之門。
意:心已起而未定。
志:心意已決。
思:反覆思量。
慮:考慮各種條件。
智:隨機應變。
※※※
心:心門。意:起意。志:決志。思:思量。慮:考慮。智:機智。
打開心門,啟動意識,心物才能相應。身外的一切,對人才有意義。意義者,是說:心有意、物有義,心物相應(陰陽相合)才有意義。
〈3〉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白話:所有佛法皆以空性為實相。不必去分別「人有我無」、「人好我壞」、「人多我少」。
解說:《心經》有三大段落,第一段教人不分別;第二段教人無執著;第三段教人沒煩惱。所謂「不二法門」即「不分別的法門」,延伸為「不分別、無執著、沒煩惱的法門」,亦即心經這個「般若法門」。般若=智慧,合稱般若智慧。般=這般;若=彷若。說是智慧又不是一般的智慧,姑且稱為清淨智慧,也就是心裡沒有分別、執著、煩惱的狀態。智則清;慧則淨。清=清楚;淨=乾淨。說文解字:智分成上下兩部份,即「知」與「日」,你所知道的,就像在日光之下看到的,清清楚楚。慧分成上中下三部份,上部為掃把的象形;中部為畚箕的象形;下部為心。慧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心像是被清潔用具打掃過後一般乾淨。實相=真理,合稱實相真理。為何說實相而不說真相?因哲學求真;宗教求善;藝術求美。實相接近真理,但有別於真理,比較接近善理(善的道理)。操盤手對於賺錢的方法不要有分別、執著、煩惱。
〈4〉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白話:空性當中不執著色受想行識。
解說:修行者想要達到沒煩惱的狀態,就不要執著「五蘊」等諸多佛法。六祖說:「於一切法,勿有執著。」操盤手對於一切方法,也不要有執著。
〈5〉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白話:因為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所以不會有「怕失去」的恐怖。
解說:牽掛是求道的主要妨礙,這種妨礙叫做「罣礙」。股市裡面的主要牽掛是什麼?《股票作手回憶錄》說是「禮物錢」。想要賺錢買禮物,是虧損的主要原因,因為心態已經不平衡。不要預設立場,適當的時機進場,適當的時機出場,獲利入袋之後再想怎樣花錢。
〈6〉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白話:越是遠離顛倒與夢想,越能接近涅槃。
解說:操盤手可能想法有誤或心理有病而不自知,這就叫做「顛倒」。夢想成為有錢人,也是多餘。《股票作手回憶錄》說最該關心的是「正確」,正確自然有利潤。涅槃=解脫,合稱涅槃解脫。操盤手的解脫,就是不要想太多。佛教的「八苦」其中有「五陰熾盛苦」。五陰=五蘊。佛教主張「五蘊皆空」,五蘊的存在是讓人沒煩惱,不是叫人想太多。「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中國人說的「養生」,包含保養身體與心理健康。反過來說,身心健康的人,應該能在股市賺錢。即使在股市賠錢,也不要賠上健康。
✜✜✜
《心經白話》
佛說:觀照自性的行者,修行到精深的「般若法門」時,可以見到五蘊的實相皆為清淨,這樣就不會再有一切煩惱。舍利弗啊!(形色比喻有形之物質或身體;虛空比喻無形之精神或心理。)「物質」的本體不異「精神」的本體,「精神」的表相不異「物質」的表相;「物質」的作用即是「精神」的作用,「精神」的利益即是「物質」的利益。四種精神:感受、思想、運行、認識,也是同樣的道理。舍利弗唷!由此看來,所有事物皆以空性清淨為實相真理。不必去分別「人有我無」、「人好我壞」、「人多我少」。
※※※
因此空性清淨當中毋須執著「五蘊」、「六根」、「六境」。毋須執著「十八界」。毋須執著「十二因緣」及「三世兩重因果」。毋須執著「四聖諦」。毋須執著「六度」亦毋須執著「八苦」,原因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無實體可得。菩薩們(修行者們),依「般若法門」修行之後,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因為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所以不會有「怕失去」的恐怖。遠離分別、執著、煩惱等等顛倒與成佛夢想,接近解脫。
※※※
三世十方一切諸佛(覺悟者),依「般若法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由此可知「般若法門」,是大神奇的箴言,是大聰明的箴言,是至高無上的箴言,是無與倫比的箴言。能夠除去一切煩惱,真實有用而非虛晃一招。總結「般若法門」之口訣,如下所述:度吧!度吧!度到彼岸!大家度彼岸,共同證菩提。
≈≈≈≈≈≈ Sage Mao ≈≈≈≈≈≈
《心經白話解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智慧。波羅蜜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到彼岸的智慧。心=核心、精粹、重點、心理。佛法又稱治心之法,佛學是「修」心「行」善之學。經者逕也,路徑、道路,簡稱「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智慧到彼岸的核心之道」。佛經皆為佛陀所說,唯一例外是六祖壇經。「觀」照「自」心所「在」的修行者,體會到「般若法門」的深義時,可以發現五蘊的教義通向「空性」,這樣就能度過將來的一切苦厄。空性=空的性質=空掉煩惱的狀態。舍利弗啊!「物質」與「精神」有四大相通:本體、表相、作用、利益。心經解說「精神」,不等於不看重「物質」。《大乘起信論》說三大:體、相、用。(本體、表相、作用。)任何事物皆有三大重點。本文加上第四大重點:利益。所以四大=體、相、用、益。四種精神:感受、思想、運行、認識,也都是通向空性。「運行」是指從思想到認識的中間各種精神作用。舍利弗唷!可見物質、精神種種事物皆以空性清淨為實相真理。空性即「解脫的狀態」。解=解除煩惱;脫=脫離輪迴。空性=空的性質。空=空掉煩惱的狀態。金剛經所謂: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滅度=滅煩惱、度彼岸。不必去分別「人有我無」、「人好我壞」、「人多我少」。生則有、滅則無。淨則好、垢則壞。增則多、減則少。第一段的重點是教人不分別。
※※※
因此通往空性的修行當中,毋須執著「五蘊」、「六根」、「六境」、「十八界」、「十二因緣」、「三世兩重因果」、「四聖諦」、「六度」、「八苦」等等佛法。無「智」亦無「得」。以「智」代表六度,因六度中有「智慧」。以「得」代表八苦,因八苦中有「求不得苦」。金剛經所謂:非法、非非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不是佛法。無明=不聰明=無五明。五明:聲明、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執著過去世的開頭,亦無執著過去世的結束。過去世的因起於無明,過去世的因終於行。無明盡=終於行⇒過去世「因」的終結。遠離分別、執著、煩惱等等顛倒。不該分別而分別,謂之顛倒。不該執著而執著,謂之顛倒。不該煩惱而煩惱,謂之顛倒。成佛係指「成就佛果」,並非真有一佛可成。成就佛果即「解脫」的狀態,越是遠離顛倒夢想,越能接近解脫。第二段的重點是教人無執著。
※※※
十方三世所有覺悟者,皆依「般若法門」的佛理得到成就。哲學求真;宗教求善;藝術求美。真的能量是智慧;善的能量是般若;美的能量是感動。般若很像智慧,但不是智慧。般=這般;若=彷若。這般彷若的智慧。由此可知「般若法門」,是大神奇、大聰明、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真言(箴言)。能夠除去現在的一切煩惱,真實有用而非虛晃一招。總結「般若法門」之口訣,如下所述:度吧!度吧!度到彼岸!大家度彼岸,共同證菩提。度=渡。度彼岸意指不再輪迴或到達修行的目標。也可以說「滅度」簡稱「度」。那麼「度彼岸」也包含「滅煩惱」。佛教以滅煩惱為除心苦的方法,度彼岸為除身苦的方法。證菩提主要是空掉煩惱的狀態。菩提=覺悟,不是知識上的覺悟,而是修行圓滿。佛教以「證」為「得」,證得之能量謂之「證量」。世間法:解除煩惱的方法。出世間法:脫離輪迴的方法。佛陀乃人間教主,佛法的強項為世間法。若要了解「出世間法」,應該問西方教主阿彌陀佛。所以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唯佛陀與阿彌陀佛,乃能研究完盡諸法(世出世間法)的真理,因為各自的強項不同。第三段的重點是教人沒煩惱。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