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彼得趙,這是我英文名,我的中文名是趙建偉。1953年我出生在香港中環,我的家境算是優渥,父親是位塑膠注塑廠的老闆,在6~70年代,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在新界的工業廠房林立,工人每天忙碌的做出口外銷的工作,塑膠花、聖誕樹是當時出口歐美地區的大宗商品,歐美人每年在聖誕節都會在家中裝飾一棵聖誕樹,樹上吊滿了小裝飾物以及聖誕燈,樹下就擺放著給小孩的禮物,傳統的習俗是用剛砍下的聖誕樹,但是由於價錢比較貴的緣故,因此,塑膠製造的聖誕樹也頗受歡迎。
在6~70年代當時,歐美的人均所得為亞洲的數倍,因此他們的消費也比較奢侈,許多人買了聖誕樹,用一次聖誕節後,就把聖誕樹丟掉【雖然塑料的樹收拾一下次年還可再用】次年要用次年再買。也因此,我小時候常常看見我家的工人,一年到頭幾乎天天都得加班,那時也是香港經濟非常蓬勃的年代。
我從小的學業非常不錯,小學中學直到大學讀的都是第一流的學校,我是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1975年,我22歲,大學畢業,臨畢業前我就申請了加拿大溫哥華的滑鐵盧大學就讀。
香港人出過留學有兩大選擇一是去英國本土的大學,另一是去加拿大留學,這是因為香港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同時也是大英帝國國協的成員之一,去這兩個國家簽證、護照都很方便。這和台灣不一樣,台灣的留學生喜歡往美國跑。
溫哥華位處加拿大西岸,是太平洋邊的大城市,這裡也是香港人最喜歡移民的城市,市區有中國城唐人街,在這裡所有的香港美食與用品都可找得到。我覺得來到溫哥華跟在香港生活沒什麼差異。
1980年,我從滑鐵盧大學畢業,拿到理工科博士學位。也剛好就在這一年的5月,家裡的公司在香港股票交易所股票掛牌上市。坦白說,在這之前,我一直埋首於讀書研究中,聽到家裡公司股票上市,讓我對股票產生了興趣,我想了解股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當時在學校的圖書館找遍了所有有關於股票交易的書籍,我甚至還跑遍了唐人街的所有舊書鋪,找尋相關的資料。
博覽群書後,我得到許多有關於股市股票的知識。從書本中我知道全世界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602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的。當初之所以成立這證券交易所,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