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小粗wythe 於 2021/05/14 16:02:50 編輯
今日學習
「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的人,命運拖著走。」 By 西方的没落
青澤
交易員分為四個階段:
(1)知道
(2)相信
(3)信任
(4)信仰
這四個階段是循序漸進提升的。
這個過程是相對比較簡單,只是一個知識接受的過程,只要聽幾天課
,大家差不多都明白了。大概十天、八天,他們就能達到"知道"這個階段。
相信、信任、信仰,我個人的理解,也許可以從一個點、線、面的關係這個角度去理解。
一般人看來三者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在我的投資思想裡,它們之間的關係需要有相對嚴格的定義,清晰的界定,我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
"相信"-階段的投資者,他們已經知道體系的優缺點,在"知"的層面沒有問題。
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不能一致性地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投資者的心理狀態比較脆弱,思想上有雜念、行為上會搖擺。
"信任"-階段的投資者,他們不但了解體系的優缺點,在"知"的層面幾乎沒有問題,而且基本能夠達到知行合一。
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能夠信任體系,自覺地根據體系的要求作出合理的操作動作。所以,處於"信任"階段的投資者,能夠達到在市場中穩定盈利的境界。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某些特殊個情況下,當交易結果和預期差異巨大時,會短暫表現痛苦、搖擺、懷疑、膽小的心理狀態,行為上會出現謹小慎微、縮手縮腳的特點,不敢一致性大膽、堅定地照體系給出的信號操作。
走鋼索故事:
有一個走鋼索的人,技術超群,他能在兩棟20層高的大樓間,手持一根平衡桿在鋼索上自由行走。成千上萬的人被他令人窒息的壯舉所吸引。
只見他走過鋼索後,讓其助手騎在他肩上,準備再走一遍,觀賞的人們報以激烈持久的掌聲,他示意人們停止鼓掌,然後大聲問:"你們相信我和我的助手能走過去嗎?"
"是的,我們相信!"人們狂熱地大喊。
他停了停,然後大聲問:"那誰願意騎在我的肩膀上?
人群陷入寂靜。"
這些觀眾處於"相信"的階段,助手處於"信任"的階段。
"信仰"-階段的投資者完全不認為自己的交易體系是最好的,當然知道其他的方法也能從市場中賺錢,但這和我們有關係嗎?
投資者不會在各種方法之間搖擺、猶豫,而是內心乾淨,純粹地只用自己的這套方法觀察市場、理解市場,並毫不動搖地據此行動,把投資當作一種信仰。
這種狀態是我心目中成功交易員應該追求的理想心態和精神境界"進入澄明之境"。
小粗
為何很多人讀了那麼多書,懂了那麼多事情,卻仍然過不好一生?
其實就是知道了,但是沒有去作;或是知道了,但是做不到。
那如何讓自己知道做到,甚至去作呢?
就是讓自己從知道晉升到信任或是信仰。
還記得自己以前,每次讀完一本書、上完一堂課,當下會覺得好像得到了什麼!
但是過了幾天之後,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你是否有過這樣類似的經驗?
我最近讀了樊登的"讀懂一本書",發現樊登的讀書方式很棒,我也有了新的體悟。
他會逐字把書的內容讀完,然後過了一陣子,等他想要講書的前一個小時,再把他認為的重點用心智圖畫出來。
而畫出心智圖的過程,樊登認為這是違反人性的,因為人性喜歡安逸、舒服。
但是回憶、構思書本中思維的過程是痛苦的、累的。
所以一般人不會那麼作,很快就忘了書中或課堂上的內容。
講得再簡單一些,或許可以說是"用進廢退"。
回憶、構思的過程的好處非常多的,因為不只有身體有肌肉,其實腦中也有類似肌肉的東西,它稱之為"神經元",而神經元跟神經元之間的接縫稱之回突觸,而突觸的強與弱會影響到大腦的處理速度,適當的訓練是可以加強大腦的。
好像離題太多了,拉回來。
作者認為"知道"只是接受知識的過程,就好像我們讀完一本書,知道了,但是沒有在腦中形成強連結,也就只是記憶碎片。
如果利用回想、構思的過程,把這些記憶碎片的點連成線、連成面、甚至連成立方體,腦中的迴路就會四通八達。
這也是為何總是強調交易策略需要大量歷史回測,因為回測的過程就是在強化策略在腦中的強連結,這時策略已經深入你的腦中,圖來了,你就不會猶豫不決,而是肌肉記憶般的反應按下去。
而這樣的過程已經進入了作者所說"信任"的階段。
那晉升到"信仰"到底還缺了什麼?
必須說,我自己突破信仰這關花費了很多時間,這關乎到自己的交易心理。
而交易心理需要時間慢慢突破,每個交易員用的時間長短一定不一樣。
突破的重點就是"向內求",我們必須在意自己的"心理帳戶",我們必須要讓自己配得上想擁有的財富。
怎麼作?
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持續讓自己的腦袋升級。
「這是一個心理學法則,無論我們想要完成什麼事情,我們都必須把它烙印在主觀或潛意識心靈中。」 By Orison Swett Marden
祝大家周末愉快!
-----------------------------------------------------------
盤後紀錄
加權指數
今天加權開盤猛猛的,盤中幾乎又快跌回平盤,最後收盤收漲156點。
跟昨天一樣又收了一顆十字,沒有特別出現什麼訊號,仍處於下降趨勢的短暫停歇。
如果後續收盤能收在5/12大黑k的實體範圍內,表示空方趨勢短線上後繼無力,多方有可能捲土重來。
如果後續繼續往下面破,那表示這幾天的大量成交量又套在上方,後續短線上要轉強較為困難。
老話一句,以上只是觀點,就是看圖說故事,多也說,空也說,乍看之下很有道理,其實說難聽一點就是廢話XD。
下個交易日加權要怎麼走,就交給上帝吧。
下個交易日我要怎麼操作,就交給交易系統吧。
我能控制的就是
把風險抓好,讓獲利奔跑。
把風險抓好,讓獲利奔跑。
把風險抓好,讓獲利奔跑。
(1) 台耀 (4746)
今天盤中有提早進場,這檔要快漲停才有策略進場的機會,因為他開盤就快漲停,所以盤中都屬於黑K,除非漲停不然就沒有策略紅K的買點。
那為何我提早進場,老實說是運氣,也是主觀。
對比加權跟4746的日線圖,會發現加權大跌的這幾天,4746幾乎走橫盤。
今天開盤的成交量也很有誠意,盤中稍微有點價增量漲,我就先給予一些風險了。
說的好像這檔很厲害的樣子,其實我也不知道後續會漲會跌,也許過幾天又跌破了我的停損點,那麼就再小賠一次給市場。
但是如果漲上去,那我可能會再給予更多的資金,期待它上漲,實現馬太效應。
(2) 華榮 (1608)
跌破停損點,出清持股。
其餘股票無動作,只問自己停損點到了沒
文章內討論到的股票,無任何推薦買賣,因為我也不知道會漲會跌,純屬交易紀錄
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成為更理想的自己。
後續每天的未損益狀況與每季的對帳單會放置最後面隱藏,有興趣想知道我績效或是想給我一些鼓勵與回饋的話,再自行點閱。
-----------------------------------------------------------
<我是誰?>
大家好!我是小粗
我跟大家一樣只是一個平凡人
一個朝九晚六的工程師
兩個可愛男孩子的爸爸
一個正妹老婆的老公
一個心態是全職交易的交易員
<我為何在這?>
五年前的我正式踏入股市,完全就是一個股市小白,喜歡到處問別人明牌,完全不熱愛學習,更不懂得什麼是交易心理與風險控管。
於是乎,每天在股市裡飽受精神與肉體的折磨,賠錢不爽,賺錢也不安心。
直到我遇到了一位老師,他將交易系統帶入了我的世界。
教會了我武功有分心法與技法,再強的武功技法,若沒有心法的支撐,也不過是隻紙老虎,徒有其表、外強中乾。
感謝這位老師給我的啟發,我也想盡自己的小小努力,將我學習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一起成長。
我分享的內容會先著重於思維成長與風控觀念。
暫時不會分享交易策略原因有兩點:
(1) 目前仍是使用老師的策略交易為主。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策略開發,若有最新進展會再公布給大家。
(2) 因為大多數的投資者,一拿到交易策略就急著上戰場使用。
我覺得應該要先將交易心理建設好,並且學會風控觀念。
而交易策略與交易絕對是最後才做的事情。
但是一般投資者都是反過來做,包含我在內,我以前也付出了一些慘痛的代價。
我想先藉由這個平台跟大家在心靈上交流,一起在思維與觀念上學習成長。
<我在這平台的目標>
(1)每天分享自己的交易紀錄
(2)每天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3)不定期的好書分享
(4)在這邊跟大家一起建立一個更完整的交易系統
若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挺我或將我的部落格分享出去,也可以在留言區,留下文章中你最深刻的一句話,你的回饋是我寫文章的動力,希望能藉著我的文章,讓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
重點文章歸類
—心法
1.「如何在市場上成為一個贏家」
2.「如何準確定義一個正期望值的策略?」
3.「細談交易心理」
4.「如何進行資金控管與風險控管?」
—技法
1.「基礎k線與常用的反轉k線型態介紹」
—好書分享
1.「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2.「澄明之境-前言1」
3.「澄明之境-前言2」
4.「澄明之境-第一章」
5.「澄明之境-第二章-1」
6.「澄明之境-第二章-2」
7.「澄明之境-第三章」
8.「澄明之境-第四章-1」
9.「澄明之境-第四章-2」
10.「澄明之境-第五章-1」
11.「澄明之境-第五章-2」
12.「澄明之境-第六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