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台積電(2330)、彰銀(2801)、國泰金(2882)、金利(5383)
公 司 資 料
基 本 資 料 股東會及 108年配股
產業類別 金融保險 現金股利 2.00元
成立時間 90/12/31 股票股利 -
上市(櫃)時間 90/12/31 盈餘配股 -
董 事 長 蔡宏圖 公積配股 -
總 經 理 李長庚 股東會日期 109/07/21
發 言 人 鄧崇儀
股本(詳細說明) 1316.92億
股務代理 國泰金02-27087698#9
公司電話 02-27087698
營收比重 保險業務淨收益47.82%、公平價值變動之金融資產與金37.68%、淨利息收益35.32%、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5.38%、投資性不動產2.18%、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1.78%、手續費及佣金0.42%、資產減損迴轉利益(減損損失)0.22%、權益法投資收益-關聯
網 址 http://www.cathayholdings.com.tw
工 廠
獲 利 能 力 (109第3季) 最新四季每股盈餘 最近四年每股盈餘
營業毛利率 0.00% 109第3季 2.37元 108年 4.76元
營業利益率 0.00% 109第2季 0.41元 107年 3.95元
稅前淨利率 62.79% 109第1季 1.77元 106年 4.47元
資產報酬率 0.30% 108第4季 0.92元 105年 3.79元
股東權益報酬率 3.94% 每股淨值: 55.31元
國泰金每股淨值55元 股價僅有40元 可不可以買來長期投資 當然可以
台積電每股淨值70元 股價500元 大家都敢買了
股市時光機》金融股價破千元、一張股票換一層房!一張舊報紙回到「台灣錢淹腳目」的瘋狂年代
撰文者:蔡名傑 更新日期:2019-04-29 瀏覽數:31,83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存股 股市 金融股 高價股 國泰金 2882
「台灣錢,淹腳目」不論幾年級生都有聽過這句台灣俗諺。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難想像,當時游資有多氾濫、資本市場有多瘋狂!錢能淹到的高度,其實也遠遠超過「腳目」,近乎已達令人滅頂的狀態。
台灣股票集中市場始於1962年2月,花了超過34年的時間,才在1986年10月站上1,000點,但卻只花了不到3年,就於1989年6月突破萬點,1990年更站上史上最高的1萬2,682點,3年推升指數上漲超過10倍,市場之瘋狂由此可見。
有興就有衰,台灣股市在1990年站上1萬2,682的歷史天價後,隨後出現了大崩盤,短短8個月就跌掉1萬197點,於同年10月12日,出現2,485點的低點,跌幅逾80%。
台灣錢淹腳目!股市3年漲10倍,隨後崩盤,8個月就跌掉80%
圖片來源:XQ全球贏家。資料時間:1987.01.06∼1990.11.07。整理:蔡名傑
資深股民老農夫回憶道:「當時股票市場是靠業內、金主和主力大戶炒作起來的,因為交割是採餘額交割制,一張股票當好幾張在用,轉來又轉去,在不斷地周轉下,加上標的少和資金多,整個股市就被這樣業內人士炒起來。」
而下圖這張泛黃的舊報紙亦能看見當時台灣人「肖股市」的盛況,國泰人壽(現已併入國泰金控)於1989年6月22日,就曾創下每股1,975元的天價。
1989年,國泰人壽每股最高曾達1975元天價
圖片來源:翻攝自經濟日報
稱霸一時的金融股王國泰人壽也與市場同進退, 1,975元的天價不再現,而後換股併入國泰金控,更一度跌至每股24元的低價,高低價差達1,951元、差幅98.78%。
當年,股價曾達千元的商銀三千金(彰銀、第一銀和華南銀),如今也都風光不再,以彰銀為例,當時(1988.08.24)股價最高達每股1,105元,現在僅約18元,約剩下1.6%左右,亦是令人不勝唏噓!
套在喜馬拉雅山頂上的人,在經過20、30年的配股配息,大多都已將失土收回,但還是損失許多資金利用的「時間價值」,他們並不是買到不好的公司,而是買錯了時間、買在錯誤的價位,彰銀(2801)這類金融股,體質都不錯,以目前20∼50元間的銅板價,加上3∼5%的殖利率,都算是不錯的存股標的。
有史可鑑,股票買貴不退差價,不追高,才是股票投資上最安全穩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