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oin360)
加密貨幣在傳統金融界中的定位一向備受爭議,金融大老們對其看法相當兩極。不過,中國人行在2019年宣布未來將推出專屬的加密貨幣後,美國政府的競爭意識似乎也被點燃。
國會議員Bill Foste在聽證會中表達對中國發展數位貨幣的擔憂後,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Fed正展開與數位貨幣相關的多項專案。
聯準會過去一向對數位貨幣偏負面看法,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去年 12 月表示,他與鮑爾曾討論數位貨幣,並且認為至少在未來 5 年內,沒有推出數位貨幣的必要。
但在這次的聽證會中,鮑爾表示聯準會有必要在此一方向加緊努力,因而推展多個專案。他表示,如果使用 Libra 這樣的大型技術網路,加密貨幣可能變得廣泛並具有系統重要性。
(圖:BTC;來源:eToro)
聯準會此舉,等於是給了幣圈一劑強心針,也帶動主流加密貨幣價格紛紛上揚,市值最高的比特幣,一度回到1萬美元上方。投資人認為有了聯準會的介入,未來加密貨幣在美國金融界的定位將會更為明確,有助提升其價值。
相較之下,民間企業的態度就積極許多,Facebook在2019年6月宣布,將與名為Calibra的數位錢包一起,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Libra,並表示Libra會以美元在內的一籃子貨幣為支持,以保持幣值穩定,中國央行也正努力推出自行發展的數位貨幣。
除了臉書,美國體育界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更是開放。NBA 沙加緬度國王隊於 2014年便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而達拉斯獨行俠也跟進接受比特幣。並與 BitPay 合作讓全球粉絲都可以線上購買門票和其周邊商品。
加密貨幣除了可以代替傳統通貨用來支付消費以外,亦可用來作為籌資的工具,也就是所謂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布魯克林籃網隊後衛史賓賽.典韋迪(Spencer Dinwiddie)便打算將3年3400萬美元的NBA合約代幣化,購買代幣的投資者將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
也就是說,未來典韋迪若簽下高於3400萬美元的合約,投資人將可從中分到利潤。